也就是說只要是認真的情況之下可能得滿分的人會很多,既然這樣的話那肯定不行,我也分不出來層次的話就沒有辦法讓他們上一個好的大學或者是上一個稍微差一點的大學。
嗯既然是一個這樣的情況的話那就必須區分出來一個稍微高一點的題目讓這個題目變得更有難度一些。
其實還不像數學題一樣,就比如說閱讀理解這種佔大分的題目還有高考作文這種佔大分的題目,他本來就是一個感性的東西。
當然了其實高考的作文在某種方面上來說還是有一些理性的東西的存在的,這種理性東西的存在也是能夠完全得分,就是說只要是認真對待的話這個分數是可以得到的。
但是就連作文而言也是屬於一些感性的方面,就比如說批改卷子的人,我相信批改卷子的人也是有自己的喜好,這個多兩三分應該是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
但是兩三分在他們的心中應該不算什麼,這對於一個整體的分數而言卻是一個最大的改變,尤其是在這個中等靠上了一點分數,也就是說一分壓千人這絲毫不為過。
這種說法以前的時候我相信是經常被一些老師用來教導一些學生的。
這裡我就想說一個笑話了,說笑話可能說過一句話,但是既然是想說這個笑話了那麼你們就姑且一聽吧。
有一個老師對學生說:“你們在做語文題的時候,記住一點,一定要搞清楚出題人的目的。”
下面有一個學生說:“他的目的是讓我死。”
我覺得好像那個笑話是說過的,但是話說其實出題人的想法確實是能夠被揣摩清楚,準確的來說這種東西其實也是有一定的理性的存在。
也就是說其中他是有定性的,就連高考作文他也是有定性的那就不要說一些閱讀理解了,就是說把一些詞給填上去就基本上就能夠得分。
這種做法的話被很多很多的高中老師尤其是高三的老師所應用,也就是說你應該怎樣去做。
其實我覺得換句話說,在高一開始的時候語文就不要學習課本上的知識了,你要做的事情就是背文言文,然後做高考的卷子,把那些錯別字啊語病啊讀音啊等亂七八糟的東西一定要全部搞清楚。
三年的練習的話肯定會讓這個語文成績整體有一個提升。
但是我估計這個方式是不會被允許的,因為學生在學習語文的時候他最主要的還是學習這個思想,無論是現代文的一些現代思想還是文言文的一些古代思想,這種思想要冠收到學生的腦海。
雖然說幾乎沒有學生會這樣去想,是好學生想成績,差學生根本不學,所以說這種立意很好的東西就被擱置了。
但我確實是認為到了高一之後就完全沒有必要,學習那些所謂的課文,那些課文花費了很長的,但是能夠起到的作用就很少。
最終那些最有作用的課文我覺得還是一些文言文再加上一些比較深沉的文章。
我的這個作用的意思就是說對高考有作用就好,要是說對這個人生有作用的話,那麼這個語文課本的話其實就算是一個目錄了。
凡是收錄到語文課本上的那些課文基本上都是摘選,到時候把這些摘選所涉及到的書籍稍微看一下,三年的時間如果能夠把所有的書本都看完的話那這種人生的作用肯定會大大的提升。
所以我才說如果真的想提升人的境界或者是人的思想的話,那這個語文課文的話就算是一個目錄了。
那也算是一個比較好的書籍。
就算是不看這上面的書,那可能我們大多數人對這上面的書沒有什麼太多的興趣,但是我們還是可以看一些其他的書籍,如果說三年的時間真的能夠做到一個非常好的地步的話,那意思就是說全部的時間,不對,應該是說上語文課的時間全部用來看一些書籍的話,那麼對一個人生的境界的提升也是非常高大的。
就算是看小說看三年我相信也有所收穫,當然了這個小說還是要分一些類別的,如果是看那種非常爽的小說的話可能就沒有那麼大的提升了。
但是有一點只要是不看那種型別的小說,我說的是什麼型別也就應該明白了,還有一些色彩型別的,剩下的就會有一定的收穫,如果是這個收貨相對來說可能沒有那麼大而已。
其實就高中學了一些大部分的知識而言到了大學之後都是會忘記的,就比如說地理就比如說歷史,還有就比如說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