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風兄弟你直接說吧,需要我們做什麼,我們四人就唯乘風兄弟馬首是瞻了。”周向文斬釘截鐵地說道。
“是的,乘風兄弟你就直接說吧。”其它三人也接連表態。
看到四人如此堅定,杜乘風也就開誠佈公了。
從四人的眼神中杜乘風看得出來,他們渴望被認同,渴望有一片屬於他們自己真正的舞臺。
杜乘風坐直了身子,看著四人認真地說道:“這樣的,我想在長安城內開設兩個免費的學堂,讓一些普通人家的子弟和一些願意求學的年輕人到學堂來免費讀書。”
“我的意思是讓四位大哥兩人各負責一個學堂,學堂的老師你們可以自己挑選,一併開支全部由我提供。不知幾位大哥意下如何。”
大唐現在能讀得書基本上都是貴族世家子弟,也有少數的富商子弟,普通百姓的教育基本上一窮二白的。
因為思想教育極低,百姓缺少對社會事物的判斷能力,這樣很容易被有心人挑撥利用,稍為一煽動,就可以爆發成一場叛亂。
歷史上很多的農民起義:像李闖王一類的就是因為這種原因。到頭受傷害還是普通的百姓。
一場安史之亂幾乎讓華夏大地損失了近三分之二的人口,杜乘風每每想起這些歷史就覺得陣陣心痛。
所以必需加強普通百姓的思想教育,讓他們起碼有基本的判斷能力,不至於被反動者利用。
因為獨尊儒家的封建思想,百姓們能瞭解到的資訊資訊很少。這對社會的發展的也是極為不利的。
百姓們習慣了安逸於目前的生活,每天就是為了溫飽而奔波勞作,雖然這樣更利於皇權統治,但社會文明也同樣難以進步。
杜乘風之所以要創辦免費學堂,就是希望讓這些學堂有如星星之火一樣,在大唐的土地上撒下一批現代文明的種子。
打破長久以來的思想文化禁錮,讓百家爭鳴的時代重新來臨,只有這樣社會文明才能快速發展。
如果說強大的武力是國家安全的保證,那高速發展的思想知識便是社會文明穩定的保證。
當然杜乘風也不會一味地去反對儒家文化,儒家文化有它獨特的文化魅力,所以直到現代還有不少人在推崇。
至少儒家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杜乘風就很是認同。這是社會穩定的一個基石。
所以杜乘風開學堂教得自然不會是單純的儒家學說。
他要推行現代的教育體系並且靈活運用,普及拼音以及現代漢字和數學,現代的思想教育體系。
他要讓百姓能夠分得清什麼是對什麼是錯,什麼是對國家社會有好處的,什麼是國家社會有壞處的。
而他杜乘風也將成為這教育的先拓者,跟隨他的四大才子作為第一批先進教育理念的推行者自然也會名垂千古流芳百世。
最重要的,一旦學堂建成在百姓中流傳開來,那又必將是一波更大的聲望值呀。
唯一要擔心的可能已經來自世家門閥的阻撓和李世民的干涉了。快眼看書
不過杜乘風相信,憑自己的實力相信那些世家是肯定討不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