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閹割界的扛把子吳明,乃是漢中鼎鼎有名的“一把刀”,整天帶著徒弟橫行於漢中各個莊園的豬舍,所到之處,群豬哀嚎,雞飛狗跳。
每次引得眾人圍觀的同時,感受到眾人羨慕中帶著佩服的眼光,讓吳明感覺人生已經達到了高潮,感覺人生已經達到了巔峰。
吳明如今在漢中是大受各家莊園管事最歡迎的人物之一,每每幫忙給別家閹割豬雞完畢,腰包都要鼓上一圈。
而養豬業的興起,除了給各家提供肉食以外,還大量供應給南鄉的工坊牧場礦場,讓南鄉的肉類供應終於不再緊張。
特別是礦場,本就是苦力活,勞動量大,需要補充的熱量也多。
如果沒有肉類補充,那消耗的糧食是驚人的,而且未必能提供足夠的熱量。
讓吳明帶著徒弟去各家的養豬場幫忙閹割,一是想讓他手下的那些徒弟多積累些經驗,二是馮永想盡快把養豬業推廣開來。
沒想到竟是成就了南鄉的教育產業中最先有產出效應的行業。
現在已經開始有人想著法子挖吳明手下的徒弟了,而且出的代價還不低。
可惜的是所有人都低估了馮永對教育行業的重視程度——閹割業也屬於南鄉教育界的管理範圍。
除了明裡暗裡扣在他們身上的那些枷鎖,南鄉被人稱為群魔亂舞之地,自然是比其他地方有著特殊的一面。
比如吳明,他身上就有一個益州典農校尉屬官的身份呢,雖然是小得不能再小的官帽子,而且能不能算得上是朝廷認可的官職還說不定。
但對於南鄉那些剛從溫飽線掙扎過來的蒼頭黔首來說,那已經是三輩子都渴望不及的東西。
官帽子雖然只有一個吳明能戴上,但至少這就是一種希望,在別的地方看不到的希望。
還有一個可以讓子孫後代可以識字讀書的學堂,就足以讓那些剛剛翻身成為良籍的黔首死死地守在這裡。
更不說那些衣食無憂的福利、子孫前途光明之類的東西。
這哪是那些仍只把他們當作地位低下的手藝人的其他地方所能給予的?
所以南鄉工坊牧場,仍然是廣大人民群眾擠破了腦袋都想落戶的地方。
相對於漢中的其他地方,此時的南鄉就如後世的北上廣,有著強大的吸引力。
人口的大量湧入,就有了豐富的人力資源,馮永就可以更加肆無忌憚地進行人材儲備。
如今馮莊已經有了一個大豬舍,甚至莊子上還配有兩個閹匠,都是從吳明手底下出師的徒弟,從南鄉那邊調過來的。
所以莊上的豬肉是不缺的,馮永這才找了一個空隙,趕緊刷舅子哥的好感度。
畢竟等自己明天動身去越雋後,還得仰仗舅子哥幫忙照看莊子。
“今日的那些菜餚全部來兩份,一份送到安國府上,一份送到我府上。特別是那個糖漬紅肉,多做一些,好吃!”
關興聽到馮永的話,心想這小子倒是識趣,只是還沒等他說話,旁邊突然就有人湊過來,插了一嘴。
“如今這豬肉竟是沒了以前的羶騷味,好吃多了,你小子連養個豬都比別人厲害一些,確實是個有本事的。”
張苞說著,還嚼了一下嘴巴,看樣子是在舔掃牙縫裡的肉沫,竟是有些不滿意,“皇上來了你也不好好招待,才做了那麼一點,小裡小氣的!都不夠吃……嗝~”
然後打了一個飽嗝。
如果不是打不過他,馮永當真想暴打睜著眼睛說瞎話的某人狗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