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當時戰局正緊,再加上其父夏侯惇早年隨武皇帝有平定天下之功,所以曹睿暫時先把他關押起來。
再後來,隴右失守,曹睿回來洛陽,同時也把夏侯楙押回洛陽。
只是這個時候,曹睿殺夏侯楙之心卻是沒有在關中那麼強烈了。
原因很簡單,世家借隴右之敗,開始有所動作。
曹睿急需支援。
而夏侯家,與曹家乃是姻親,目前仍算是曹家最堅定的支持者。
沒想到的是,這個時候居然又出了岔子。
曹睿的姑姑,夏侯楙的妻子,清水公主上奏天子,夏侯楙以前曾口出怨言,誹謗皇帝,此事夏侯楙的弟弟們可以做證。
曹睿聽聞大怒。
前番夏侯玄針對皇后之事,已經讓他對夏侯家的夏侯尚一脈產生了一定的疑慮,如今再聽到夏侯楙居然出不敬之言,自是怒火沖天。
權貴違紀之事,那是常事,夏侯楙挪用關中存糧一事,只是恰好碰了巧,並不算是故意資敵。
但若是敢誹謗天子,那就是不敬之罪。
難道夏侯惇這一支,也要與朕離心了嗎?
幸好在最後關頭,長水校尉段默仗義執言:“清水公主與夏侯楙不和,這其中只怕有什麼隱情。陛下何不先查清楚事實再做決定?”
曹睿這才醒悟過來,他還需要夏侯家的支援,若是此時一怒之下殺了夏侯家的代表人物夏侯楙,只怕大有不妥。
所以曹睿又令段默前去調查此事。
此次段默前來,說的正是調查的結果。
“夏侯楙多養伎妾,清河公主與他不和。而夏侯楙群弟又不遵禮度,夏侯楙曾多次斥責他們,故其群弟心有怨氣。”
“此事正是清河公主與夏侯楙的幾個弟弟合謀,欲誣告夏侯楙耳。”
曹睿早就看過了宗卷,此時再聽到段默說來,心裡的煩躁又增加了幾分。
夏侯家最重要的一共有三支。
夏侯尚這一支的夏侯玄就不必說了,帶頭反對自己立毛氏為皇后,看不起皇后之弟。
待自己從關中回到洛陽,帶頭抨擊隴右之失的人裡就有他。
曹睿一想起這些,就切齒不已。
夏侯淵這一支,子嗣倒是甚多,一共七個,而且出色的不少。
偏偏最有才的兩個皆是早亡。
三子夏侯稱有軍事才能,十六歲時射殺過老虎,然十八歲夭折。
五子夏侯榮少而有才,七歲而能寫文、讀經書,過目不忘,十三歲時隨父出征漢中,夏侯淵兵敗時,夏侯榮奮而拔劍出戰,與父一起陣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