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位太子賓客範懼也開了口,“即便那馮永封侯了又如何,亦只不過是蜀地無人,讓巧言令色之徒倖進罷了。”
“元遜英才卓越,又怎麼會輸於這種人?只是江東才俊太多,元遜未得時機罷了。”
“依某看來,吳王待元遜甚是不同於旁人,何不請求吳王,尋得外出領軍的機會?”
孫登方才因為聽到虎女,心裡有些不是滋味,又欲安慰諸葛恪,所以才一時口快,說出一番話來。
沒曾想身邊的賓客們卻順著自己的口氣,刻意貶低馮永,這讓他微微有些不安。
雖然這種話聽著是舒服是很舒服啦,可是這樣背後詆譭他人,未免有失君子之風。
待聽到範懼的建議,孫登連忙介面道,“這個提議不錯。若是元遜有意,到時我可以親自向父王請求。”
“好,那臣就多謝太子殿下了。”
諸葛恪本就剛愎矜傲,今日已經被費禕激起了傲氣,有心要與那馮永較一高低,倒也沒有拒絕太子的好意。
不過因為費禕的這一番言論,吳國眾臣因為石亭之戰而帶來的驕矜之氣,稍有收斂。
待宴會散去後,孫權拉著費禕的手不願意放開,“先生乃是淑德之人,日後必將成為漢國的股肱重臣。此次回去後,恐怕不能常來東吳了。”
說著,令人將自己常佩的寶刀拿來,贈予費禕。
費禕婉拒道,“禕不才,何堪當吳王之盛譽?然而刀是用以討不庭、禁暴亂之物,但願大王可以勉建功業,同扶漢室,如此則臣雖闇弱,也不負這次東顧貴國之行。”
孫權此時已有稱帝之心,聞言只是打了一個哈哈,卻是沒有正面回答費禕的話,然後又轉了一個話題。
“吾聞貴國的馮侯文武皆備,乃是世間少有的才俊。太子登與之年紀相近,可惜卻是太過於愚昧。若是馮侯有空,不妨讓他到吳國來,也好讓太子登學而為友。”
“吳王既有命,禕回到大漢後,自會向天子與丞相稟明。至於天子與丞相如何裁決,卻非禕所能左右。”
費禕回答道。
“如此便有勞了。”
孫權點頭,這才令人把費禕送出宮去。
宮門外,陸遜的車駕一直在等候,看到費禕出來,陸遜便親自邀請費禕上車,“文偉與我同行如何?”
“大將軍既有所命,禕豈敢不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