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西邊和南邊的兩場大敗,反而逼得他不得對世家繼續妥協,以求得曹魏政權的安穩。
今年才剛剛安定一些,他還沒來得及鬆口氣,又連線傳來壞訊息,氣得他在西堂連砸了好幾個茶杯。
地面上鋪著的名貴羊毛地毯被茶水濺溼了,有些不成樣子。
曹睿不得不來到東堂,召見朝中重臣議事。
“大魏,天下之正;蜀虜,竊據西陲;吳寇,隔江南蠻。吾為天子,居天下之中,反遭鼠輩連線欺辱。”
“想當年,武皇帝以弱兵而平天下,文皇帝屢壓江邊,孫權俯首。吾若不斬蜀吳鼠輩之頭,何以有顏面入宗廟祭祀?”
曹睿怒氣未平,對著底下的眾臣說道。
第一個站出來反對的是廷尉高柔。
“二虜狡猾,潛有窺視中原之意,謀動干戈,不願束手,以偏遠之地,窮兵擴武,民不堪苦。”
“大魏居中原之地,宜畜養將士,繕治甲兵,以逸待之。陛下執掌國政,與其急於動武,不若休建宮院,與民生息。”
“只待兩虜有變,再以精兵擊之,則事半功倍。”
曹丕篡漢稱帝后,在洛陽大興土木,一改兩漢以來的兩宮並立,形成以太極殿為中心的皇宮格局。
只是因為時間尚短,再加上戰事未平,宮殿一直未能完成。
曹睿在登帝位後,欲把高帝、太帝、武帝、文帝四位神主從鄴城遷到洛陽。
故開始興修皇家宗廟。
同時藉此機會,想要把太極殿再多擴建幾間宮殿。
高柔所說的,便是此事。
曹睿本就怒氣難消,聽到高柔不但不支援自己,反而勸諫自己停止徵發民夫。
他當下就是厲聲道:“宗廟之事,國之大事,高廷尉,汝過矣!”
高柔寸步不讓:“陛下,臣說的是興修宮殿之事。”
曹睿怒氣再也忍不住地湧上腦門:
“昔日文皇帝徵吳,皇太后守後方行宮,遇降大雨,水淹行宮。”
“皇太后以尊貴之軀,為了士吏百姓之心,不得不安身於水澤之中。”
“如今宮院,多有漏雨,若是再遇先前之事,難道高廷尉又想讓太皇太后與皇太后再安身水澤之中嗎?”
“果欲陷朕於不孝之地,為天下所棄耶?”
高柔連忙伏地:“臣不敢。”
“不敢還不退下?”
曹睿斥道。
中領軍楊暨起身,站出來躬身道:“陛下,蜀吳二國剛剛誓盟,正是士氣鋒銳之時。臣以為,陛下不若先忍一時,以待時機。”
“且吳有大江之險,蜀有山關之隘,陛下若是舉兵向南,則蜀國自西而來;陛下若是舉兵向西,則吳國舉兵向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