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話還說完,只聽得張春華一聲河東獅吼:“司馬仲達,我只想知道,我兒以後當如何,不是來聽你講這些朝中之事。”
司馬師如今不便出府,張春華就親自過來找司馬懿。
當年曹操第一次徵僻司馬懿,司馬懿假稱有風痺之疾臥床難起。
後來有一次晾曬書籍,忽遇大暴雨,司馬懿不由自主地去收書。
家中惟有一個婢女看到此事,張春華擔心司馬懿裝病之事洩露出去招致災禍,便親手殺死婢女滅口。
然後還若無其事地親自下灶燒火做飯。
由此可看出,張春華不但智識過人,而且手段比起一般男子,有過之而無不及。
即便是貴為驃騎大將軍的司馬懿,對這位正室夫人既看重,又有些敬畏。
如今聽到她這麼一吼,司馬懿只得解釋道:“細君有所不知,此事乃是陛下親手謀劃,正是與朝中有關。”
“什麼意思?”
張春華問道。
司馬懿嘆了一口氣,“陛下與文皇帝不同,更類於武皇帝那般重法度。”
“更何況,武皇帝曾提拔了不少庶門進入朝堂,然自黃初起,豪右大族極盛一時。”
“此次浮華朋黨案,其實是陛下欲獨掌大權,警告朝中元老,同時還順手打壓豪右權貴。”
“咱們現在這位陛下,心裡可是有大志之人呢。”
這幾年來,陛下一直想獨攬朝政,他把自己幾位掌有實權的輔政大臣都外派,就是為了能減少自己等人對朝政的影響。
可惜的是建興六年的那兩場大敗,讓陛下的威信無法樹立,以致掣肘頗多。
其中以朝中歷經三朝的元老們與豪右大族為甚。
而且從陛下設定律博士,親自觀看獄訟審理等行為,就可以看出其對法度的重視程度。
偏偏豪右大族又正是實施法治的最大障礙。
所以一場“浮華朋黨案”下來,這位陛下一舉數得。
聽到司馬懿這般分析,張春華這才明白過來,原來“浮華朋黨”一案,竟還有這等內情。
“你既早知有這事,為何不早早提醒大郎?”
張春華想通了一點,怒氣更甚。
司馬懿苦笑:“細君,我何嘗沒有提醒?我讓他回洛陽前,就曾數次提醒他,只是他年少氣盛,一直未能聽得進去。”
“再說了,這等宮中秘事,我本就不能說太多,且我亦是在老臣之列,又是居輔政之位。”
“若是我所言被人知曉,只怕到時候我們司馬家,就不單單是大郎出事,只怕我亦要牽連進去。”
“而且,我也沒有想到,陛下竟敢做到這一步。”司馬懿說到這裡,眼中閃著陰沉之光,“朝中不少重臣的兒子,皆在打壓之列。“
“我們這位陛下獨掌朝政之心,切矣!”
謀算了大半了輩子,司馬懿也沒想到,自己竟然還是小看當今這位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