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睿聽到這個話,臉色頓時難看之極。
太和二年的兩場大敗,乃是他一生之恥辱,此時被楊暨當眾提起,心裡惱怒異常。
“太和二年之事,乃是蜀人趁我大魏不備,這才襲取了隴右。吳人無恥,不顧信義,誘之以降,大司馬這才受了騙。”
“如今乃是大魏主動進攻蜀人,再加上我在東吳早有準備,吳人不會再有機會!”
曹睿想起自己在東吳的安排,心頭更是添了幾分把握。
對於皇帝所說的安排,楊暨自然明白是什麼意思。
因為當時還是他親自領著隱蕃去見曹睿。
想到陛下當時所謀,竟是為今日所備,楊暨更是明白過來,原來陛下早有伐蜀之意。
大將軍所上奏章,不過是給了陛下一個藉口罷了。
只是楊暨想明白歸明白,卻是依舊沒有退下,仍然堅持自己的意見:
“既然陛下覺得臣言誠不足採,然侍中劉曄先帝謀臣,常曰蜀不可伐,陛下不可不聽。”
“你胡說!”曹睿怒道,“侍中與吾言蜀可伐!你欲欺君耶?”
楊暨毫不畏懼,目視曹睿:“臣安敢欺陛下?劉侍中亦在殿中,不如請之一問。”
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坐在那裡,一直未曾發言的劉曄。
劉曄垂目靜坐,不言不語,如同沒有聽聞曹睿與楊暨的爭論。
曹睿性急,連呼道:“劉侍中,問你話呢,如何不答?”
劉曄聽得曹睿叫他,這才連忙離開座位,起身出來,對著曹睿行了一禮,然後肅手而立。
眾人以為他要發表自己的意見,哪知等了許久,劉曄仍是站在那裡一言不發。
曹睿皺眉,正欲再催,忽然想起,自己登基以來,劉曄似乎甚少在朝中發表意見。
他若有所思,於是暫且罷了朝議。
然後又讓人單獨把劉曄留下。
“公以前常與吾商議伐蜀之事,方才在眾臣面前,為何又不開口?”
曹睿私下裡單獨見劉曄,面有不滿之色。
方才群臣皆反對伐蜀,本以為劉曄平日裡支援蜀,會力排眾議,支援自己,沒想到卻是不發一言。
哪知這時的劉曄,與朝常上的沉默寡言完全不同。
只見他面容嚴肅,目光炯炯,直視曹睿,義正辭嚴地斥責道:
“伐國,大謀也,臣得與聞大謀,誠惶誠恐,先是感陛下之恩於內懷,後又恐己嘴不嚴。”
“甚至害怕自己說夢話裡會說出這個事情,這樣的話,便是洩秘之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