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這裡,曹叡長長地嘆了一口氣:
“如今所急者,乃是軻比能作亂幷州,若是在這個時候畢軌調走,只怕幷州會更加混亂。”
“故眼前所要做的,是先如何把軻比能與步度根驅離幷州,讓幷州百姓安定下來。”
中領軍楊暨出列上奏道:
“軻比能與步度根新並,人心未齊,出兵敗之,正當其時。若是拖延過久,讓二人齊心,以後只怕要為禍幽並二州。”
“吾豈會不知?只是當以何人領軍前往?”
“臣願往。”
曹叡不許:
“此次領軍往幷州,只許勝,不許敗,楊卿雖為中領軍,但以前從未有領軍之舉,還是留守洛陽為佳。”
楊暨其實也和畢軌一樣,皆是書生。
如今畢軌出事,曹叡自然不放心讓楊暨領軍前往。
蔣濟再次上前:
“臣亦願往。”
蔣濟乃是早年就追隨曹操的老臣,多次領軍作戰,又善審軍事,乃是合適人選。
只是曹叡卻是沒有第一時間答應:
“事關重大,且容吾再思索一番。”
中護軍一職雖位不比上卿,但職權頗重,除可總統諸將,執掌禁衛外,另有負責選任武官之權。
洛陽有歌謠:欲求牙門,當得千匹;五百人督,得五百匹。
說的便是有人慾為牙門將,則須得向蔣濟送一千匹帛;就算是五百人督的這種低階軍官,也需要五百匹帛。
當然,魏國以世家為根基,權貴豪右多有違法之事。
這點行賄收賄,根本算不了什麼大事。
司馬懿還曾拿這個事問蔣濟,蔣濟開玩笑地答曰:
洛陽物貴,少一錢亦不可得也!
於是兩人遂相對歡笑。
從這裡就可以看出,司馬懿和蔣濟的私人關係很好。
也正是因為這一點,所以曹叡才不願意蔣濟領軍前往幷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