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由也很簡單。
如今魏國近半精兵,皆聚於關中,由司馬懿所統。
眼下能派往幷州的兵力,只能是駐紮於洛陽的中軍。
若是把中軍交給蔣濟,曹叡晚上怕是睡得不太安穩。
就在這個時候,從關中送過來的一封戰報,解決了曹叡的心頭之憂。
“論起用兵,還是大司馬能讓人放心!”
戰報上寫的是數次派軍前往北邊,驅逐胡人,鞏固北地郡。
且多是秦朗領軍,故戰報中還特意為秦朗請功,言其頗有大將之風。
曹叡看到這裡,萬分高興地說道:
“吾知用何人領軍前往幷州矣!”
當下連忙下了急詔,派快馬送往關中。
急詔日夜不停,僅兩日便到達長安。
秦朗得詔,不敢怠慢,以最快的速度趕到洛陽,然後領著中軍,向幷州出發。
“大人,陛下當真讓秦朗領軍去幷州了!”
司馬師一臉敬佩地看著司馬懿,“大人前番所料,皆一一應驗,實乃深謀也!”
“陛下雖有秦皇漢武之志,卻無秦皇漢武之智,加之年紀尚淺,性子急躁。”
司馬懿並沒有因為司馬師的話而高興,只是淡淡地說道,“這些年來,吾也算是能摸清了陛下的幾分心思。”
司馬師看到自家大人這般模樣,欲言又止。
最後他看了看周圍,確定沒有其他人聽到自己父子的談話,還是忍不住地壓低聲音問道:
“大人想辦法把秦朗調離關中,可是有所謀算?”
事實上,一直在關注幷州的司馬懿,幾乎是與洛陽同一時間知道了幷州的局勢。
畢竟北地郡的北邊,就是九原故地。
而關中的馮翊郡,與幷州僅僅隔了一個平陽郡。
即便沒有掌握全部資訊,但司馬懿已經可以根據手頭的訊息,推測出幷州目前的情況。
所以送往洛陽的戰報,根本就是掐著時間送的。
如果說前些日子司馬師還只是有所懷疑,現在幾乎就已經肯定了。
司馬懿看了司馬師一眼,淡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