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是二十餘年後,秦國欲滅趙國期間的事情。當年秦人經邯鄲大敗後,十餘年不敢大興兵事。”
“郭靖與黃蓉兩人便前往邊塞隱居,結識了守雁門李牧。”
曹三身子一震:“又一個武安君?!”
“沒錯,郭靖見李牧乃是良將,又以百姓為念,故贈其《武安君兵法》。”
“《武安君兵法》雖是白起所著,但李牧後面不但加以註釋,同時還把兵法擴加內容,故此書其實算是兩人合著。”
曹三嚥了一口口水,只覺得這等歷史秘聞,當真是讓人慾罷不能。
“後來秦國兩次出兵,欲滅趙國,皆被李牧大敗,秦人懼之,最後使反間之計,使李牧慘遭冤殺。”
“郭靖與黃蓉悲憤之下,雙雙戰死,唯留下一刀一劍,曰紫電青霜,內藏《武安君兵法》。”
“後來呢?後來呢?”
曹三連連催問道。
“後來一刀一劍,流落江湖,直待四百年前楚漢相爭……”
一番長篇大論下來,李遺早說得口乾舌燥,他拿起茶杯,喝了一大口。
而曹三早就已經聽得痴了。
他思緒翻騰不已,總覺得有一個什麼念頭閃過,只是一時沒想起來。
這讓他急得頭上都有些冒汗了,心裡不由地把李遺所言過了一遍又一遍。
過了好久,這才突然一拍大腿,大叫道:“原來如此!”
曹三猛地一聲,嚇了李遺一跳。
“曹使者何以如此?”
“馮郎君定是學過那《武安君兵法》,即使沒學過,他與那兵法,也是關係密切!”
曹三激動得滿臉通紅,看著李遺,目光灼灼地說道。
“曹使者為何這般肯定?”
“我記得,馮郎君有一文,叫《俠客行》,對也不對?”
“沒錯。”
《俠客行》,現在仍舊刻在南鄉的一家客舍裡。
其字鐵畫銀勾,入石三分,聽說乃是馮君侯的親筆字。
只要第一次南鄉慕名前往一觀的人,皆會被其凌厲之氣所震。
這個事,前半段是真的。
後半段也是真的。
中間那一段,李遺保留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