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已至,五丈原屯田之處,收割莊稼之後的田野,留下一片空曠。
樹葉子已落掉了一半,只要一點點微風,總有些離枝的木葉,同紅紫雀兒一般,在高空裡翻飛。
秋老虎已經開始退去,日頭變得溫和起來。
秦嶺一帶,夏多暴雨,秋有綿雨。
特別是到了秋季,若是行走於秦嶺之間,連續遇到十幾天的雨也是正常。
陰鬱而潮溼的天氣、泥濘和霧,讓大地籠罩上了一種不自然的綠色——煩悶的、不斷的雨水的產物——象一層薄薄的網似的籠罩在原野和田壠上。
這種天氣,給五丈原的漢軍帶來了極大的不便。
對峙幾個月,諸葛亮數次渡過武功水,想要在東岸站穩腳跟。
但每到下雨的時候,從秦嶺流入渭水的武功水總是會暴漲。
司馬懿則是趁機出動步騎,力爭要把漢軍趕回西岸。
雙方就這樣來來回回拉鋸了好幾個月。
不說是兩軍的領軍將領,就是諸葛亮,亦不禁有些皺眉:
這麼久了,司馬懿一直穩守不動,難不成馮永繞路幷州的行動,已經失敗了?
眼看著已經進入秋日,再過兩個月,就要入冬。
到時候馮永所領的大軍,與涼州相隔數千裡,而且還是白災頻發的大漠,補給難以跟上,只怕後果難料。
從五丈原上看著對岸紋絲不動的魏軍營寨,諸葛亮終於按捺不住:
“來人,備筆墨。”
待筆墨準備完畢後,大漢丞相親筆寫了一封戰書,派人送到對岸,只言欲與司馬懿相約決一勝負。
丞相的信送到魏軍營中後,司馬懿覽畢,僅是一笑而過,然後對漢使說道:
“吾與孔明,雖未曾親自正式見面,但久有信件往來。在洛陽時,吾與黃公衡談起蜀地,彼常坐起而嘆之。”
“不曾想到,如今竟是要與之相爭於此。”
說到這裡,他臉上有些感慨,“吾與孔明雖不同道,但對孔明之志,卻是深為佩服,不知他的身體尚還安好?”
看到對方問起丞相,漢使連忙回答道:
“有勞明公掛念,丞相身體尚好。”
“哦,尚能飯否?”
“軍中勞累,吃食也比不得府上,所以胃口比以前差了些。”
“這樣啊。”司馬懿點了點頭,“吾曾聞,蜀地諸事,皆繫於孔明,再加上軍務繁忙,他怕是不得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