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君侯一聽,暗道這倒也是。
大漢對宮裡的管理一向很嚴格——這份功勞,有相當一部分要歸功於丞相。
還有一部分,則是丞相《出師表》裡提過的董允等人。
這些年來,內府為了應付不斷擴大的業務,宮裡每年都要派宮人去學院進修。
現在宮裡的黃門和宮女學問水平,比起以前那是提高了不止一個檔次。
也正因為如此,就連董允都曾公開稱讚宮中以修習學問為風尚,也算是插柳成蔭吧。
有了宮裡這些年來的活廣告,若是還有人以為在學院裡可以拿捏身份。
那就是應該反思一下學院的管理水平:
為什麼會把這種智商在平均線以下的人放進來?
“現在誰不知道,馮君侯親手辦起來的皇家學院,一向是難進嚴出,學院裡只論學問,不論出身。”
張星憶看著眼前這個跟自己據理力爭的傢伙,心裡真是有一種說不出的古怪。
這個傢伙,你要說他戀權吧,整個刺史府的政務都敢放心交給自己處理。
你要說他貪財吧,明明可以傳給子孫的發家之法,他說公開就公開。
偏偏每次觸及學院,就一反常態,如同護蛋的老母雞一樣。
難不成他就真是被師門派出來,傳播師門學問的?
可是自己跟著他,又不是一天兩天了,平日裡怎麼看,也看不出他身上哪裡有這等聖人之資。
想到這裡,張大秘書不由地坐直了身子,柔聲說道:
“阿郎,妾總是有一種感覺,你對學院看得比什麼都重,所圖甚大。”
“你看,事到如今,我連孩子都給你生下了,你能不能給妾露個底,究竟是想要做什麼?”
馮君侯聞言,心裡“咯噔”一下。
他連眼珠子都沒有多餘地動一下,就怕張小四看出什麼不對。
同時臉上露出不屑之色:
“我能有什麼企圖?你不是早就知道了嗎?一開始我就是為了能給自己培養點人手。”
“後來吧,興漢會越做越大,我身為會首,又被學堂的學生視為師長。”
“所以給會送些管事啥的,如此雙方不正好皆大歡喜?”
張小四聞言,突然一聲冷笑,直接截口道:
“再後來,馮君侯越發位高權重,這學堂出來的學生越用越順手。”
“於是乾脆來個考課選才,還必須是南鄉學堂教過的學問才能考得上,對不對?”
說著說著,張小四就是有些咬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