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公休(即諸葛誕)曾官至御史中丞,朝中同僚莫不謹慎相待,然如今不過一庶民,可謂不得志耶?”
丁謐連說三人,皆是在浮華一案前,大有名聲的人物。
只是後來不管是官大官小,皆被曹叡一擼到底,不再作用。
曹爽聞言,不禁有些猶豫:
“這些人等,皆先帝罷黜之人,若是我任用之,只怕會遭非議。”
事實上,浮華一案前,洛陽的權貴與世家子弟,人人皆是以參與名士交流清談的活動為榮。
曹爽自然也不例外。
而且當時的他,與這些人交情匪淺。
所以聽到丁謐提起這些人,心頭也是一動。
但交情是交情,自己才任大將軍不足半年,就做出違背先帝生前壓制浮華之舉,心裡自然是有所擔心。
丁謐與曹爽相交多年,如今又是曹爽的心腹。
對曹爽的心思自然也是猜到了幾分,當下便笑道:
“大將軍何須顧慮?吾當年亦是牽連其中,大將軍為何又不擔心受人非議?”
“正是因為先帝對這些人打壓過甚,所以若是大將軍破格而用之,他們就會對大將軍心懷感義之心,此可謂士為知己者死是也。”
曹爽聞言,仍是面有猶豫,沉默不語。
丁謐繼續說道:
“再說了,當年受浮華一案牽連的人,又不止他們幾人。近的有中書省兩位中書之子,遠的有洛陽那位的子弟……”
“如今已是皆盡封侯,可有人說他們的不是?”
“反觀上將軍,獨掌朝政,卻畏首畏尾,有求賢之心卻不敢有任賢之舉,若是被他人知之,只怕會大失人望。”
曹爽這才猛然驚醒過來:
對啊,孫劉兩位中書的兒子,以前可是“四聰八達三豫”裡面的“三豫”。
更別說司馬懿的兒子司馬師,當年乃是被陛下親自關在宮中幾天幾夜,以示警醒。
現在他們都已經得封侯爵,吾卻連任用親信都要束手束腳,豈非為人所笑?
想通了這一點,曹爽臉上露出笑容:“彥靖之言,令吾茅塞頓開!”
於是他又問道:
“卻不知此三者,可勝任何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