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情感上,諸葛瑾又傾向支援陸遜。
所以左右為難之下,諸葛瑾乾脆只能沉默不語。
只是陸遜自認忠正,並不需要考慮太多。
他當即把自己分析都寫入信中,同時在信的末尾勸孫權退兵,然後又喚過親信韓扁,叮囑他必須親自送到陛下手中。
韓扁得了吩咐,不敢怠慢,立刻坐船出發。
吳國少馬,善操船。
想要把這封信以最快的速度送到孫權手裡,跑馬估計至少要跑死一匹馬。
坐船就沒有這樣的問題。
別說韓扁覺得自己這麼做沒有啥問題,就是陸遜都覺得正常。
只是合肥一帶,水澤湖泊遍佈,這種做法放在春夏秋都沒多大問題。
問題出就出在,現在已經開始進入冬日。
不少水澤湖泊已經乾涸,魏國精騎可以活動的範圍,達到了最大化。
再加上這裡又是魏國的地盤,韓扁並不熟悉地形。
半路上,他的船隻誤入了一個乾涸的河道,被一直在河道附近巡邏的魏國精騎捕獲。
陸遜的信,很快就被送到不遠處的滿寵手裡。
滿寵得知孫權認為合肥並無援軍,並無意退兵之後,大喜過望:
“吾在合肥與巢湖之間徘徊不去,就是想要拖延吳人退兵,沒想到孫權竟是這般配合,真是天助我也!”
得知吳國的高層想法,滿寵沒有絲毫停留,以最快的速度,把這個訊息送到已經離合肥不足百里的援軍手裡。
援軍名義上是曹叡親自帶隊,但實際上曹叡的病情越發嚴重。
再加上一路舟馬勞頓,身體已經支撐不住了,此時正躺在許昌行宮裡休息。
實際上帶軍救援合肥的,是剛被任命為驃騎將軍的趙儼。
趙儼與滿寵等人一樣,是魏國三朝元老,早年就投靠了曹操。
在曹叡剛即位時,晉封為都鄉侯,食邑六百戶,並授權督荊州諸軍事,假節。
只是恰好趙儼生病,未能成行。
病好以後,趙儼先是督豫州諸軍事,後又轉大司馬軍師,最後入朝擔任大司農。
此次曹叡東征,趙儼就是實際上的統軍人物。
在接到滿寵從前方傳過來的訊息後,趙儼頓時心生一計。
他先是派出少量騎兵,快速前行來到合肥周圍,多樹旗幟。
孫權料定了來的是疑兵,在派兵試探進攻之後,魏國的援軍果然主動撤退三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