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對於此事, 他也有些無奈。
關中一戰, 餘波未平。
就算再怎麼不想承認,司馬懿也可以看出, 就連自己的兒子,在對上馮賊之後,內心都有拘束之意。
由此可見,大魏軍中,能不懼此賊者,又有幾人?
“所以馮賊才會在這個時刻呆在河東不走啊!”
司馬懿嘆息,“如此一來,他不但能拖住蔣子通,甚至還能間接地拖住我們,讓洛陽的大軍,也不敢輕易派出援軍,北上鄴城。”
雖然司馬懿相信蜀虜在這個時候沒有能力東進,但馮賊素來不按常理行事,故而對此人絲毫不可大意。
“可是大人,我們不是……”
司馬師本想說“我們不是沒有增援上黨的計劃”。
只是他的話還沒有說完,司馬懿就已經知其意:
“我們知道我們不欲增兵鄴城,許昌都未必敢完全相信,那馮賊又怎麼可能確定?在他的眼裡,我們與許昌那邊可是一體的。”
許昌從來沒有提起過讓洛陽增兵鄴城。
司馬懿也從來沒有主動提起過要增援鄴城。
所以雙方在調動洛陽兵力這件事情上,可以看出雙方的提防。
“所以馮賊增兵河東,真正意圖就是想要一舉牽制住洛陽與河內的兵力。”
司馬懿說到這裡,語氣終於有了些許的遲疑:
“當然,還有一種可能……若是他已經在懷疑我們與許昌那邊有了嫌隙,那麼這般大張旗鼓,正好可以試探我們與許昌之間的關係。”
馮賊狡詐,可不是說說而已,那是世人皆知的事情。
洛陽與許昌之間的事情,瞞是瞞不住的。
馮賊只要有心,遲早都能察覺得到。
司馬懿相信,洛陽城內,恐怕就潛伏著不少賊人細作。
更別說,局勢發展到這一步,大魏恐怕已經有人開始懷有通賊之心。
人心向背,可能這就叫人心向背吧。
司馬師雖歷浮華案而官途不順,但他早年就與與夏侯玄、何晏等人齊名,在魏國的年青一代裡,名聲靠前。
在殺妻證道以前,他未嘗沒有為此自得過。
只是待他正式參與家族中的事務以來,或者說,大人與曹氏漸行漸遠以來。
他這才知道,天下英雄多矣。
想起馮賊與自己年紀相仿,如今非但名動天下,甚至就連大人,都要對他頗為忌憚。
司馬師就不禁生出些許挫折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