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潛表面上是偷偷地來見自己的兒子裴秀,但他好歹也是做過魏國尚書令,知道這件事情根本不可能瞞得過馮鬼王。
所以在他來見裴秀之前,已經有人比他提前一步,來到長安,拜見馮君侯。
這個人就是裴秀的二叔裴俊。
裴俊現在不過是一個六百石的議郎,和當年馮郎君獻八牛犁,得天子接見後所封的散官相差不遠。
也就是說,裴俊現在和剛出仕不久後的馮君侯,差不多一個等級。
相比起發育了十多年,就成為了大漢BOSS之一的馮君侯,裴俊升級的速度有點慢。
所以他來到長安,面見馮君侯時,須得恭敬行禮:
“河東裴俊,拜見君侯。”
在得到裴俊來訪的訊息時,馮君侯一開始感覺有點蒙。
他是真的沒有想到,河東裴家的人,居然有人在蜀地當官。
這個發現,再一次重新整理了馮君侯對世家錯綜複雜,盤根錯節龐大關係網的認知。
只是這個裴俊,本就不在馮君侯的三國名人記憶裡。
而且此人現在不過是光祿勳下邊的一個屬官。
對於馮君侯現在的地位來說,裴俊不過是一個沒有名氣的小官。。
再加上他剛接替丞相坐鎮關中,馬上就發動了上黨戰役,待上黨戰役過後,又開始巡視幷州,忙得是前腳不搭後腳。
哪有時間去梳理河東世家那些眼花繚亂的關係網?
所以在此之前,沒有聽說過裴俊也是正常。
據馮君侯這麼多年的經驗看來,裴俊所任的官職,大多都是用來收買有名無實的名士的無權散官。
最典型的就是被法正稱為“天下有獲虛譽而無其實者”的許靖,尊譽不斷,官至太傅。
他們最大的作用, 就是嘴炮和佔據道德高點, 要麼吹自己這邊,要麼貶敵人那邊。
像馮君侯那些所謂的“巧言令色”“心狠手辣”之類的風評,大約都是這類人物下的定義。
所以他估摸著,這一位十有八九也就是個縮水版的許靖之類。
心裡是這麼想的, 馮君侯的言行舉止卻是客氣非常:
“當不得裴議郎如此大禮, 請,請上坐。”
畢竟劉備都把許靖供起來了, 馮君侯好歹也是朝廷重臣了, 自然也不能再拿自己的風評去開玩笑。
主客坐定之後,馮君侯這才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