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他兒女眾多,但對孫登,卻是傾注了最大的心血。
若不然,也不至於讓他以庶子的身份,成為太子。
即便這個兒子,不顧自己的意願,一再親近被貶到吳郡的徐氏。
即使這個兒子,不斷地進諫,反對自己的一些決定。
但在孫權看來,這些都是太子日後成為明君的必經之路。
只是如今,這個自己苦心孤詣培養的接班人,卻成了這個模樣,怎麼不令孫權心痛萬分?
“你都這樣了,還是先好好養病,外頭的事情,你就不要多管,免得費了心神。”
孫登一聽,這才注意到孫權身上的衣著,並非宮裡的常用寬袍華服,而是穿著軍中緊身衣物。
他已知孫權此番過來的目的,勉力擠出一絲笑容:
“陛下這是要領兵北上,所以過來與兒臣告別的吧?”
孫權聽到孫登這個話,心頭更是悲痛。
太子此時越是聰慧,就越發讓了孫權揪心。
他已經到了耳順之年,而太子,也已經過了而立之年。
若是在這個時候,太子真要有個什麼不測,那……
孫權只覺得自己在培養接班人的一輩子心血,皆付東流。
這個打擊,不可謂不沉重。
因為他知道,此時的自己,根本已經沒有信心,精力,還有時間再去挑選和培養一個像孫登一樣的太子。
此時的孫權,化作一位愛子心切的父親,握住孫登乾枯的手,殷殷切切地叮囑,又似在懇求:
“吾此次北上,必將掃平賊子,吾只期盼,他日吾領軍勝利班師,吾兒能領朝中文武百官,於建業城外迎接。”
“父皇之命,兒臣豈敢不從?”
“這不是皇命,這是吾與吾兒之約定。”
一直沒有精力的孫登,聽到孫權這麼一說,眼中終於罕見地爆出亮光來。
如同殘燭在熄滅前,突然爆起的那一抹火焰。
“孩兒一定謹記!”
“好好好,那吾兒就好好養病,靜待吾之歸來。”
孫權拍了拍孫登的手,“吾這就先領軍北上,且安心候佳音。”
“恭送陛下。”
出了東宮,孫權長吐出一口氣,似乎要排盡胸中的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