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人!”
“陛下請吩咐!”
“傳令,出征!”
“喏!”
揹負著軍令的傳騎,開始馳出建業城,向著石頭城急奔而去。
“嗚嗚……”
悠長號角聲開始響起。
早就提前得到軍令的石頭城駐軍,也在號角聲的號召下,開始喧鬧了起來了。
接著,只見石頭城的碼頭水閘被開啟了,一艘艘蒙衝及鬥艦,從城裡魚貫而出。
從秦淮水與大江的交匯口,進入大江江面。
一時間,寬闊的大江,竟是戰船密佈,有如魚鱗,密密麻麻,船頭連著船尾,令人望之而目眩。
這些數不清的戰船,外人看上去,只覺得是凌亂不堪,隨意浮於江面。
但在已經熟知了吳國戰船的一眾季漢學生眼中,卻是忙而不亂,進退有序。
這是一場他們能親自參與的實戰。
所有人都閃著興奮的目光。
吳國這一次出兵,特意分撥給他們三艘鬥艦。
蒙衝和鬥艦,是吳國戰船的主要戰鬥艦船。
蒙衝船身狹長,船頭做成尖刀狀,機動性極強,利以衝突敵船。
很多時候,蒙衝還會以生牛皮蒙船覆背,兩廂開掣棹孔,左右前後有駑窗矛穴,敵不得進,失石不能敗。
鬥艦又與蒙衝不同。
鬥艦比蒙衝還要大一些,船舷上裝設半身高的女牆,兩舷牆下開有划槳孔。
舷內五尺建樓棚,高與女牆齊,棚上週圍再設一道女牆。
蒙衝是用來近戰的,所以要用生牛皮蒙船覆背以防敵人弓箭。
而鬥艦,則是利用遠端弓箭壓制敵人,掩護蒙衝發起衝鋒。
所以鬥艦一般並無覆蓋。
而是樹幡幟、牙旗,置指揮攻守進退用的金鼓。
蒙衝與鬥艦再往上,則是更大的樓船。
樓船船高首寬,外觀似樓而得名,因其船大樓高,遠攻近戰皆合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