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是曹爽從許昌派援軍過來,大漢最下策也可以效彷光武皇帝,在宛城的東北方再打一次昆陽之戰。
不,根本不用打昆陽之戰,在南陽盆地這塊平地上,大漢鐵騎,根本無所畏懼。
魏國援軍只要敢來,馮都護就敢滅了他們。
說不定,在殲滅了許昌援軍之後,大漢就可以直接兵臨許昌城下。
“啪!”
馮都護一巴掌拍在地圖上的襄樊位置,有些惱怒道:
“陸遜這一出,根本就是破壞了吾未來三年的大計!”
左夫人亦是神色不愉。
右夫人少有接觸軍中之事,她站在地圖面前,看了半天,這才幽幽說道:
“誰知道陸遜此舉,不是早料到阿郎的打算?在妾看來,至少也是起了早早防備之心。”
“這一戰過後,那些學生們,也應該回國了吧?”
“我們曾答應過吳國,不會在永安佈置太多的戰船,那麼這些學生會放到哪裡?”
“自然只能是襄樊上游的漢中,因為只有那裡,才是大漢舟師的唯一用武之地。”
“控襄陽一地,進可謀劃魏地,退可據守江南,同時還能牽制大漢,乃至限制大漢未來奪取天下的路線。”
“甚至還能讓大漢舟師在短時間內無用武之地……”
除非大漢主動撕毀盟約,失信於天下,要從吳國手裡奪取襄陽乃至荊州。
否則的話,就算大漢在漢中組建起舟師,也只能在漢中打轉轉。
一口氣說了這麼多,右夫人這才總結似地說道:“要是換作我,我也會這麼做。”
馮都督面色微微一變,忍不住地罵了一句:
“真他媽的好算計!”
這麼說來,自己派出去的學生,豈不是至少也要多耽擱幾年時間?
虧自己還送了吳國那麼多物資,讓他們在吳國多學了一年時間。
聽到右夫人的分析,馮都護越發確定,陸遜此舉,定然是有意為之。
吳國這是打算要在自己的學生回來之前,搶先把襄陽控制在手裡。
看來對於大漢的節節勝利,吳國喜歡背刺的老毛病又開始犯了。
一邊想要利用大漢幫他們撈好處,一邊又暗中扯大漢的後腿。
相對於馮都護被人算計的惱怒,左夫人在軍事上,則是要現實得多。
雖然不甘心,但眼下大漢既然不可能拿下襄陽,她很快就清醒地轉至軍事層面考慮利弊。
對著沙盤與地圖看了一會,但見她突然冷笑一聲:
“皆言吳人乃鼠輩,目光淺短,此言亦確實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