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的不說,光是聽到這個毛料,就已經有人眼睛一亮。
對啊,九原的羊毛也好,毛料也罷,只要運往長安,那必然要經過通邑。
而長安運往九原的各類物資,也同樣是透過通邑中轉。
這這這!
羊毛,毛料,紅糖,茶,糧食……
就算只過一過手,那都是滿手油!
聽聽,再聽聽!
什麼?
還要借用通邑民力財力,以實九原?
通邑子弟可擇優入九原都督府為吏?
那不就是有機會參與到與胡人的交易當中?
通邑的人家,可以前往九原圈地養羊剪羊毛?
還可以買毛料工坊的名額!
九原和雁門一帶的毛料工坊,現在基本都是屬於興漢會的。
畢竟這是朝廷興漢會的補償。
但雁門寒以北,再加上整個九原故地,何其的大?
就算是以興漢會的能力,也只能是挑了又挑,圈下一些最好的地方。
投進去的人力物力財力,簡直就是在大湖中扔下一塊石頭,最多泛起幾道漣漪。
更別說興漢會的開發重點,還是在煤和鐵上。
髮鬚皆白的馮公,越是念下去,聲音就越是急促高亢,原本臉上額頭的諸多皺紋,竟是不斷地舒展開來。
這奏疏,雖說有些特別,言辭過於直白,但架不住內容好哇!
讓人越聽越想聽。
“唉呀唉呀,馮公,馮公,且慢些,且慢些,容我聽個清楚。”
“莫急,待馮公唸完了,大夥可以互相傳看一番。”
裴潛徐徐說道,“但僅限於這裡,出了這個房間,這份奏疏上的內容,我是一個字都沒有見過。”
“明白明白!”
“瞭解瞭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