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志一聽,連忙有些迫不及待地走上前,接過信件,臉上同時露出欣喜若狂的神色:
“果然是馮叔父的來信!”
羊祜心神再震……已經震不動了。
他神情麻木地看著曹志。
沒有聽錯吧?
馮叔父?
堂堂大魏諸侯王,喊漢國馮賊為叔父?
世間之事,還有比這更荒誕的事情嗎?
夏侯氏叛魏投漢就算了,難道現在連曹氏族人都有人……
一念至此,羊祜連忙掐死了這個念頭。
三國之間,大臣乃至君主,互有通訊,這不足為奇。
更別說陳王(即曹植)與馮明文之間,乃是神交之友。
《將進酒》中一句“子建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足以證明二人神交之深。
二人雖各為其主,但卻能互慕文采,實是讓世間文人羨慕不已,稱之為“馮曹之交”,謂有伯牙子期之餘風。
渾然不知原歷史上自己的“羊陸之交”已經被搶走了的羊祜,此時正默唸著:
“馮曹之交,馮曹之交,馮明文與陳王乃是至交好友,濟北王身為陳王之後,喊馮明文一聲叔父,很合情,很合理……”
大概也是覺得自己在外人面前有些過於冒失了,曹志把信收好,再看向羊祜時,目光與神色,就親近了不少:
“叔子去了長安,可是見到了明文叔父?”
“回殿下的話,確實有幸能得馮君接見。”
“哦?”曹志眼中露出些許嚮往之色,“如此說來,叔子確實是幸運。唉,先父生前,最是心念之事,就是能與明文叔父把酒歡談一次。”
說到這裡,曹志的聲音突然低了下去,若非羊祜側耳傾聽,恐怕就會錯過最後一句:
“哪怕是一次……”
想起陳王的遭遇,羊祜在心裡暗歎一下,沒有說話。
大約也正是因為如此,所以陳王才會與馮君結成一段文人佳話吧?
不過幸好,濟北王倒是很快就重振了精神:
“先父留憾而棄世,志即便有心,恐怕這輩子亦是難以替先父完成此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