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隱伸出手,展了好幾下,這才展開信紙。
一目十行地看完,柳隱臉上亦是換上了激動之色,大聲道:“好!”
重新抬頭看向姜維:
“伯約,大司馬,陛下……”
說了幾個字,他說不下去了,重重地呼吸了幾下,仍是抑制不住自己心頭的激動,猛地站起來,來回走動。
好一會,這才勉強壓住自己的情緒,轉向姜維,激動地問道:
“伯約,大司馬還沒有其他的吩咐?此等大事,難道就這麼交給我們了?”
還是有些不敢相信。
姜維眼上閃著亮光,連連點頭:
“休然,接到大司馬的信,我亦是如你一般的想法。”
“不過大司馬確實再無其他吩咐,只是告訴我們,眼下雒陽兵力空虛,讓我們只待長安糧草一到,就可以便宜行事。”
“至於函谷關及陝縣,自有長安過來的武衛軍接手。”
虎步軍乃是老軍,丞相在時就已經組建了。
而武衛軍則是改制時新設。
這個安排,很明顯就是讓虎步軍作主力,武衛軍作為接應。
柳隱緊緊地握著手裡的信,語氣裡又是敬重,又是感嘆,甚至還有些慚愧:
“大司馬的胸懷,吾遠不及也!”
兩年前,他與伯約配合,偷渡桑稠原,奪取函谷關。
再加上武衛軍又拿下了陝縣。
如果那個時候,兩軍挾大勝之勢,一齊向東,未必不能拿下洛陽。
沒想到卻是被叫停了。
雖說有糧草不繼的原因。
但柳隱心裡,未必沒有想到是大司馬存了欲親取雒陽的意圖。
這本也是很正常的事。
畢竟關中一戰,伯約都第一個領兵到長安城下了,還不是被丞相另派任務了?
收復舊都這等大事,意義重大非凡,誰來收復,那都是有講究的。
沒想到自己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小看了大司馬的胸襟。
慚愧,慚愧!
反思了一下自己的狹隘,柳隱終還是把心思轉向正事,問向姜維:
“伯約,此次攻取雒陽,你打算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