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維站起來,握住柳隱的手臂:
“休然,這兩年來,我們二人,不知推演過多少次如何攻取雒陽,此時不用,更待何時?”
柳隱會意一笑,重重點頭:
“那我們就老規矩,我領軍攻北路的函谷(即漢函谷關),吸引賊人注意,伯約領軍走南路,繞道背後。”
誰料到姜維卻是搖頭道:
“不,這一次,我們換著來,我來攻關城,你領軍繞後。”
相比於休然,自己既然算不上大司馬的人,又是降將。
大司馬能讓自己攻取雒陽,自己不能不識趣。
這一次,硬骨頭就讓自己啃。
柳隱微微有些意外,倒也沒有拒絕,應了下來。
延熙六年十月,函谷關與陝縣漢軍突然出動,以極快的速度,向著雒陽西面的最後一道屏障——漢函谷關——撲去。
親自領軍守著關城的司馬昭,看著關城外彷彿是一夜之間就冒出來的漢軍,臉色鐵青,心裡不由地破口大罵:
馮賊委實奸詐!
說好的演戲,沒想到居然是來真的!
幸好大人早有準備。
想起回到鄴城後,自己向大人稟報此行前去漢國的成果。
漢國不但答應了開通太原商道,而且也答應了在雒陽配合自己這邊作一場戲。
真真假假地打一場,儘量不會讓外人看出,自己這邊是主動放棄雒陽。
自己還毫不自知地對大人說,河北接下來,至少有一段不短的安寧時日。
沒想到大人卻是搖頭:
“子上啊,你還是太年輕啊!那馮明文素來詭詐無比,他答應配合我們作戲,可沒說是幾分真幾分假。”
“若是有機會,他就算用十分力,打個十分真,那是一點也不奇怪。”
“故而這一次,我們就算是要退出雒陽,也要小心一些,千萬不要給漢國任何機會。”
當時自己還半信半疑,但很不幸,眼下看來,大人說對了。
若是自己不提前準備,這關城外的漢軍,說不定就要偷襲關城了。
想到這裡,司馬昭冷哼一聲,吩咐道:
“傳令下去,各營緊守關城要隘,不得懈怠,若有疏忽,軍法處置!”
“喏!”
在沒有看到的地方,司馬昭悄悄地在城牆上擦了擦自己手心裡的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