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他第一次領軍對敵。
函谷關高大厚實的城牆,並沒有給他帶來太多的安慰。
因為他知道,函谷關堵不死漢軍前往洛陽的路。
再次趁著沒有人注意到,他飛快地向南邊看了一眼。
這是一場真真假假的仗。
自己既要讓別人看不出是假的,又要防止漢軍把它弄成真的。
這等要求,對於第一次領軍的自己來說,太難了!
想到這裡,司馬昭不禁暗歎了一口氣:
若是阿兄還在,那就好了……
渾然不知道馮大司馬與司馬懿有暗中交易的姜維,此時正站在某個山頭上,舉著望遠鏡看向函谷關。
雖然已經有心理準備,但真正看到眼前這巍峨的關城,仍是有些心驚。
幸虧通往雒陽的,不止這一條路,否則的話,眼前這個關城,可真要令自己頭疼了。
更別說從長安送過來的第一批糧草,僅能供應虎步軍一軍出動。
這就意味著,這一次攻取雒陽,在長安第二批糧草沒有送過來之前,武衛軍怕是沒有辦法給自己太多的支援。
再加上虎步軍兵分兩路。
所以想要單靠自己這一路的兵力攻下關城,可真不容易。
不容易歸不容易,該做的還是要做。
“傳令,在關下十里紮寨。明日一早,隨吾至陣前挑戰。”
就算是真要攻城,也要等器具備齊,在此之前,基本就是嘗試看看能不能把守軍從關內引出來。
挫敵士氣,也是好的。
若是遇到莽夫,經不起挑釁,不據地利,反是引大部人馬出關來,與自己相戰,那就更好了。
相比於姜維被阻於關城下,柳隱引軍走南路,卻是頗為順利。
南路基本是沿著洛水邊上,一路向東。
這條路上,本來還有三個城池:黽池、陽市邑、宜陽。
特別是陽市邑和宜陽。
它們一個是偽魏雒陽典農中郎將屯田所在,本是有屯兵。
一個是立於洛水邊上,勉強算得上是阻攔在南路上的城池。
只是自從大漢奪取秦函谷關和新關之後,那些本就沒有戰鬥力的屯兵,哪還敢守在那裡?
至於宜陽,地勢其實倒是不錯的,傍山依水。
若是偽魏當真存了死守之心,柳隱說不得,還真是要在城下停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