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也要調後方的輜重上來,讓石砲轟它一番——反正這裡離陝縣不遠。
不過柳隱不知道的是,在高都城見識到漢軍石砲威力的司馬師,在敗退回雒陽後,就把宜陽的兵力撤走了,全力收縮到雒陽。
因為在司馬師看來,連背靠天井關的高都城都擋不住漢軍的石砲,遠不如高都的宜陽,就更擋不住。
與其浪費兵力,不如把兵力都收回來。
這一個決定,倒是便宜了柳隱。
他領軍到宜陽城下,還沒有等派人前去喊話,宜陽城就已經是城門大開。
原本留守宜陽充當警哨的百來名魏軍,在得知漢軍大舉來攻,早就提前跑了。
柳隱領軍入城,看著幾無一人的城池,不禁感嘆道:
“過了宜陽,就可順洛水直通雒陽。如今賊人不守宜陽,恐怕亦無心守雒陽矣!”
渾然不知被自己說中了的柳隱,在宜陽城休整過後,立刻馬不停蹄地繼續領軍向東。
——
延熙十一月,柳隱領軍繞南崤道,一路直撲雒陽城。
守在漢函谷關的司馬昭,得知訊息後,“大吃一驚”!
連夜領軍撤出函谷關,意欲在柳隱到達雒陽之前退守雒陽。
一直密切注意關城動靜的姜維,立刻破關而入,並緊緊地跟隨其後,不給司馬昭喘息的機會。
後有追兵,側有堵截,雖然早就有準備,但司馬昭還是有些慌了。
眼看著雒陽城在望,他竟是沒有按照司馬懿的安排,入城把府庫的糧草燒了再走——雖然已經沒有什麼糧草了——而是直接繞過雒陽。
然後直接奔向雒陽北面的小平津,準備在那裡北渡大河,回到河內。
這一場仗,漢魏雙方,都知道漢軍會怎麼打。
但漢軍不知道,魏軍會怎麼打。
所以當姜維和柳隱匯合之後,兵臨雒陽城下,看著一片混亂雒陽,愕然無比。
“伯約,你說,會不會有詐?”
事到臨頭,柳隱反而有些不確定了。
“應該,不會吧?”
姜維也有些遲疑。
與此同時,遠在建業的糜十一郎,正在拜訪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