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謝叔母提醒,侄兒本已有心理準備。”
說著又故作輕鬆地一笑:
“其實侄兒上一回前去,就曾想進入長安的皇家學院旁聽求學。”
“聽說那裡有不少經學大儒,更有馮明文從山門裡帶出來的算學與格物之學。”
“此次前去,除了遊歷一番,正好看看能不能一遂心中之願。”
皇家學院經過這些年的發展,學院的師資力量已經今非昔比。
再加上大漢不斷收復失地,勢若沖天。
天子遷都長安,肯定是要胸懷天下的。
所以皇家學院自然也要與時俱進,已經放開有限的名額,允許非學院學生經過學問考核,進入學院旁聽。
當然,旁聽生大多是來聽經學大儒講解經典。
畢竟算學和格物,沒有一定的基礎,基本是沒有辦法聽得懂的。
“哦?原來你已經有了想法?”
辛憲英倒是有些意外,然後又疑惑地問道:
“吾亦早就聽聞過那皇家學院之名,大抵當是與太學相似吧?你從魏國過去,能進去嗎?”
想了一下,又恍然:
“莫不成你是想去尋你的外舅幫忙?”
雖說學院可以透過額外考核進去旁聽,但實際上,名額有限,就算是旁聽,也要有推薦才行。
夏侯氏在漢國算是後族。
若是他們肯幫忙,想來應該不是什麼問題。
誰料到羊祜猶豫了一下,這才說道:
“若是最後不行,自然是要問問外舅有沒有門路。”
與外人所想的不一樣。
羊祜也是去了一趟才知道,外舅這些年來,一直沒有在漢國出仕。
甚至還與馮明文的關係頗有些惡劣。
反正羊祜自己就知道,只要一提起馮明文,外舅的臉色就很差很難看。
所以在羊祜心裡,夏侯氏並不是第一選擇——去找夏侯楙當然也可以,但夏侯楙才剛去投奔漢國,立足未穩,找他未必有太多的用處。
看到羊祜這個模樣,辛憲英不禁有些奇怪:
“除了你的外舅,難道你還有更好的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