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不管怎麼看,太傅都要比大將軍靠譜得多。
要不……乾脆去投靠太傅算了?
司馬懿靠著關塞外這一戰,不但洗白了丟失函谷關的小黑點,而且還額外賺了不少人心聲望。
相比司馬懿,季漢這邊,只能算是不賺不虧。
丟了兩千精騎,讓馮大司馬頗為心疼。
不過漢中那邊,終於傳來了好訊息。
羅憲傅僉再加上一個軍司馬馬田,率軍攻下了安橋木蘭塞,切斷了上庸魏軍的退路,最後成功逼降上庸。
至此,上庸、南陽、襄陽,成了一個小小的三足鼎立。
至於漢魏之外的吳國,倒是頗有些熱鬧。
魯王傅是儀,上書大肆稱頌魯王孫霸“兼資文武”,認為魯王留在建業,那就是浪費才能,應該外出鎮守一方。
上書之後,訊息如石沉大海。
是儀沒有氣餒,又再一次上書,孫權依舊沒有回應。
若是換成他人,差不多應該明白孫權的意思了。
但是是儀是什麼人?
當年呂壹誣告江夏太守刁嘉“謗訕國政”,孫權詢問百官無有聽聞,百官因畏懼呂壹而說有,唯獨是儀說沒有聽說過。
在孫權多番嚴厲質問下,眾臣皆大氣都不敢出,唯獨是儀仍然如實說沒有,沒有絲毫動搖。
可見此人的剛正不阿。
兩次不聽?
沒關係,才兩次而已,我會繼續上書,一直上到你聽為止。
連線上了三四次,搞得孫權煩不勝煩,最後只能說我考慮考慮。
這本是孫權的敷衍之詞,孰料到這話一傳出來,不少人心裡頓時就活躍開來。
原本太子與魯王同宮而居,無上下尊卑之分,從一開始就讓不少朝臣心裡在嘀咕不已。
只不過魯王新立不久,不少人正在觀望,不知道陛下只是讓魯王暫居宮內,還是打算一直這樣下去。
故而不好多說什麼,也免得平白得罪了魯王。
只是沒有想到的是,第一個跳出來的,居然是魯王傅。
魯王傅屢次三番上書,終於讓陛下鬆了口風。
此時不上,更待何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