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是支援太子的那些大臣,諸如太常顧譚、太子太傅吾粲等人,再也按捺不住了,紛紛上書:
“臣聞有國有家者,必明嫡庶之端,異尊卑之禮,使高下有差,階級逾邈,如此則骨肉之恩生,覬覦之望絕。昔賈誼陳治安之計,論諸侯之勢,以為勢重,雖親必有逆節之累,勢輕,雖疏必有保全之祚……”
話裡話外,就是提醒孫權,如果對魯王寵信太過或者權力過重,讓他滋生不應該有的野心,反而是害了他。
還不如降低他的地位,讓他明白嫡庶之端,尊卑之禮,斷絕他的“覬覦之望”,這才是保全他的方法。
(魯王孫霸表示日了狗。)
如果群臣上諫,還只是讓孫權煩不勝煩。
那麼陸遜的上書,就如同在燒得冒煙的油鍋裡濺進了水滴。
“太子正統,宜有磐石之固,魯王藩臣,當使寵秩有差,彼此得所,上下獲安。謹叩頭流血以聞。”
當孫權看到陸遜的上書,氣得他猛地往地上一砸:
“他想幹什麼?想幹什麼!”
似乎罵了這麼一句,仍是不解恨,孫權站起來,狠狠地把地上的疏章一踢。
“呼哧呼哧!”
孫權氣喘如牛,咬牙罵道:
“朕想要做的事,你要阻止,朕不想做的事,你非要逼著朕去做,對吧?”
思及太子一事,本是隨口問之,沒想到他居然一口咬定就要立子孝(即孫和)。
行,我知道你跟子高(即孫登)親近,想遵循他的遺願,我沒意見。
可是立了太子之後,你也居然要領人叩闕,要我立後,甚至還要指定立太子之母。
好,這個我也答應你。
可是朕想要派人出海,你為什麼又要反對?
現在朕不過是對子威(孫霸)寵愛了些,你居然也有意見?
怎麼?
朕把國家託付給你,你還不滿足?
朕的私事,家事,後宮,子嗣,你還想要讓朕都聽你的?
諸葛亮好歹是劉阿斗的相父,這才也說“宮中府中,俱為一體。”
你算個什麼東西?
也敢有這般念想?
就算不計較君臣身份,你也是朕的侄女婿!
朕是你的長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