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這一切是真的,那麼竇賓作為竇統之子,身份可能確實不一般。
當然,傳言終究只是傳言,是不是真的,誰也不知道。
扶風竇氏經過竇武一事,本就已經沒落,再加上當時朝政持續混亂,宦官弄權。
緊接又是黃巾起事,天下大亂,關中自然也不能避免,到處都是軍閥混戰。
在這種情況下,扶風竇氏能緩過一口氣就算是難得了。
想要重新恢復昔日盛況,做夢去吧,夢裡啥都有。
所以對北方草原上有胡夷自稱是竇氏之後這種事,扶風竇氏表示我不知道我沒聽說:
只要你不跑到扶風強行認親,你就說自己是劉漢之後都無所謂。
當年孝愍皇帝(即漢獻帝,孝愍皇帝是劉備給的追諡)從長安東歸洛陽,胡人首領劉去卑護送有功。
這個劉去卑,可是在孝愍皇帝面前說自己是光武皇帝之後呢,也沒見孝愍皇帝把他怎麼樣。
(注:劉去卑先祖是度遼將軍劉進伯,在征討匈奴時被擒,其子尸利,匈奴單于以為谷蠡王,號獨孤部。)
當然,竇賓想要攀附名門竇氏,借竇氏之名壯大自己的部落,也不是不可能。
畢竟檀石槐死後,鮮卑分裂,內亂不休,大部落吞併小部落,小部落依附大部落,那都是草原上天天上演的事情。
那個時候,幾乎沒有立足之地的索頭部,正是依附於沒鹿回部,一起對抗西部鮮卑。
後來竇賓在與西部鮮卑的某次爭鬥中兵敗,幸好被拓跋力微所救,這才得以逃回部落。
竇賓為了報答拓跋力微,不僅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他,而且把長川之地劃分給索頭部。
經過多年的勵精圖治,拓跋力微不但壯大了索頭部,而且還統領了拓跋鮮卑,一躍成為如今草原上最大的勢力。
同時也最有可能成為鮮卑族歷史上的第三位雄主——前兩位是檀石槐和軻比能。
按理說,以沒鹿回部與索頭部的關係,兩者之間應該很融洽才是。
可惜的是,竇賓或許跟拓跋力微的關係很不錯,不過他已經老邁了。
現在掌管著沒鹿回部日常事務的人,是竇賓的兩個兒子竇速侯、竇回題。
與竇賓相反,竇速侯和竇回題對自己的妹夫拓跋力微,卻是頗有微詞,甚至可以說得上是仇視。
在他們看來,索頭部能有今日之盛,全是因為當年沒鹿回部的支援。
真要追究起來,索頭部還是沒鹿回部的從屬部落呢!
如今索頭部興起,不但沒有報答沒鹿回部,甚至拓跋力微為了顯示自己的公正無私,在各個部落之間的糾紛中,從來沒有偏袒過沒鹿回部。
一絲偏袒都沒有!
這讓沒鹿回部非但沒有從姻親部落的身份中得到任何好處,反而是在其它部落面前落了幾次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