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就算了,隨著漢國勢力不斷深入草原,感受到威脅的索頭部居然還想讓沒鹿回部加入拓跋鮮卑。
也就是說,索頭部想要讓沒鹿回部成為從屬部落。
果然,漢人的話是道理的:升米養恩,鬥米養仇。
大人當年真是瞎了眼,養了一頭白眼狼騎到自己頭上。
那個時候,大人甚至還想著要分給拓跋力微一半土地呢,也不知道圖個什麼。
所以幾年前拓跋沙漠汗第一次到平城,在山口被沒鹿回部刁難,也就理所當然的事情。(第1169章)
竇速侯、竇回題接管部落以來,沒鹿回部與索頭部之間,已經是日見疏離。
特別是拓跋力微與司馬懿結盟以後,得到了司馬懿許諾送出遼東之地,拓跋鮮卑已經開始有意識地向東不斷遷移。
而沒鹿回部則是被平城的榷場吸引,非但沒有跟著索頭部東遷,反而是不斷地向平城靠近。
張遠作為學院的首席大師兄,呆在平城出任護鮮卑校尉府長史,除了本職工作,還有一個秘密身份。
那就監視草原,收集胡人部落情報。
拓跋鮮卑是山長的眼中釘,張遠是早就知道的。
這個眼中釘,並不是因為拓跋鮮卑與賊人勾結,而是要追溯到十餘年前。
當年山長在隴右時,這個胡人部落就不知死活地派人伏擊過山長,想要搶奪山長手裡的《武安君兵法》。
張遠當時還跟在山長身邊,全程經歷那件事情。(第0711章,當歷史遇到虛構)
別人不知道,難道身為山長的學生還不知道,什麼叫心狠手辣?
也不知道面對今日名震天下的大漢大司馬,拓跋鮮卑有沒有後悔當年所為?
這大概也是他們寧願與魏賊聯盟,也不與大漢交好的原因之一吧?
所以對索頭部的情報收集,張遠是一絲一毫都不會放過。
沒鹿回部與索頭部之間的恩怨,自然也是在調查中逐漸浮出水面。
身為馮鬼王手把手親自帶出來的學生,就算是學不到自家師長深謀遠慮的精髓,但在耳濡目染之下,好歹也能略知一二。
透過拓跋沙漠汗直接在拓跋鮮卑安插釘子的計劃已經失敗了。
但把沒鹿回部當作跳板,很快就成為了第二個方案。
最後一次肅清平城到居庸關一線的胡人,遮蔽戰場,封鎖訊息,準備物資,這就是張遠這大半年所做的事情。
聽完張遠的彙報,鎮東將軍這才面色稍霽,點頭道:
“做得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