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他知道,他說出來,眼前這傢伙肯定要回去換衣服,到時候又要花時間等他,划不來。
“挺好的……”
馬田推搡著李明向外走去,“走走走,著急喊我出來,就是看你的衣著合不合適?”
李明沒覺得有哪裡不對,他急聲道:
“筆具!筆具沒拿!”
之所以是筆墨不是筆具,是因為除了筆墨,還有各類大小尺子,這就是涼州考課與其它考課不一樣的地方。
因為它會有各種算學題。
南鄉算學,天下第一,可不是說說而已。
只有當過工頭,這些士子才明白,算學有多大用處。
至少在水利土木工程這種最基礎的民生方面,學過算學和沒學過算學的工頭,那真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對於李明來說,三年涼州之行,算是一場心靈與身體全面洗禮。
從一開始心裡對馮鬼王極為抗拒但又不得不前來的矛盾。
再到承認現實。
到最後認可涼州考課乃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知行合一”的過程。
鬼知道他經歷了多少心理轉變。
前來參加考課計程車子,除了極小數,大多在姑臧城是沒有住處的。
所以刺史府在不遠處,建了一個舍院,專門給這些臨時工住。
馬田和李明出了舍院,前後都有人,大夥一起向著同一個方向而去。
目的地是姑臧城的學堂,同時也是涼州最大的學堂:涼州學堂。
正是今日考課的地點。
以前在縣郡的時候,好歹還有休沐。
但自到了姑臧,別人休沐,他們這批人,還得去學堂聽課。
完了還有課後作業,連晚上都不能安心休息。
也就是舍院對這些士子不限量供應油燈,要不然,真換了黔首人家,光是燈油就不一定能耗得起。
一眾士子走在大街上,皆是一襲青衣,本就引人注目。
更兼今日乃是考課之時,早已在姑臧城傳得人盡皆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