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得飛起!
現在不一樣啦,天降個馮帶善人,願意帶著吳國一起飛,這等好事上哪找去?
找到新的財源,緩解了府庫緊張的問題,順便還把荊州軍的錢糧供給回收到中央手裡。
這兩件事不管怎麼看,都是忠於國事的能臣幹臣才能做到的事。
秦博當然自認是個忠臣,現在得了馮君侯的承諾,他覺得自己說不定還可以成為陛下身邊的能臣幹臣。
就如桑弘羊一般。
校事府只會對陛下一人負責,也只能對陛下一人負責,秦博很明白自己的定位。
至於別人給校事府安上什麼樣的惡名,重要嗎?
不過讓馮刺史沒有想到的是,他加快控制荊州糧食供應步伐的決定,有史以來第一次遭到了涼州首席政治智囊張小娘子的激烈反對。
“現在涼州的首要目標,是準備關中之戰,讓張家步步為營推行蠶食荊州糧食供給之計,乃是穩妥之舉。”
“阿郎突然改變主意,不但會讓蜀中的糧食供應可能會出現問題,甚至還可能會令吳國警覺,到時數年之功,毀於一旦,阿郎將何以自處?”
被馮刺史在夜裡悄悄摸到榻上的張小娘子,得知這個事情後,滿腔的柔情頓時化成怒火:
“夫國之大計,既已議定,豈可因一時之念,輕易更改?即便是要更改,亦得召集眾人商議,豈能因一人一時之念而變?”
馮刺史這些年來,有什麼難事,基本都是轉頭就問張小四。
這次擅作主張,再被張小四這麼一罵,心裡確實有那麼一點點不好意思。
“反正不都是為了控制荊州糧食麼,快一些,慢一些,其實也沒那麼大的區別……”
張小四看到這個人仍是滿不在乎的模樣,當下就恨不得給他一拳:
“你懂什麼!我說過了,準備關中之戰才是重中之重!但你知道丞相什麼時候會進軍關中?”
關於這個問題,馮刺史早就不知思考過多少回了。
但這等事關國運的大事,除非馮刺史親自回漢中一趟,然後與大漢丞相秘密地深入交談一次,否則根本就不可能確定。
畢竟身為封疆大吏,馮刺史現在的身份已經算是很敏感了。
在外掌握重兵,若是還能隨時知道朝廷內部的最高機密,手就伸得有點長。
至少丞相還在的時候不能這麼幹。
所以只能等丞相主動告訴自己。
只是到目前為此,丞相還沒有一個確切的訊息傳來。
聽說就連大漢天子對此事連個小道訊息都沒有。
馮刺史就更是隻能靠猜想。
按涼州參謀部的軍事推演,還有張小四的政治局面推演,機率最大的是後年和大後年。
“那僅僅是可能,萬一是明年呢?”張小四終於忍不住地踢了馮刺史一腳,“你又不是不知道丞相的身體!”
“這一兩年就是最緊要的關頭,你這是豬油蒙了心,才會突然想著要多生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