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蜷著不動,還是將腦袋縮回水裡去,桐拂並沒能選上一選。那錦衣衛校尉的目光實實在在落在自己的身上,一動不動。
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三法司、錦衣衛、兵馬司的大官小官都齊齊整整地杵在不遠處。她估摸著自己很快會被拎出水來五花大綁,連審問都可免了,她根本說不清為何自己會出現在此處。衝撞了朝會、驚了聖駕,有很多方式死很多回……又剛好此處是午門外,也省了上頭那一句拉出午門斬了……
到了這個份上,她也就不慌了,還能再糟糕麼?索性也拿眼回瞪著他。沒料到,那校尉卻很快移開了目光。桐拂眨巴眨巴眼,難不成這位校尉其實眼力不濟,根本沒瞧見自己?又或者,不太想生事假裝沒瞧見?好似哪般都說不通……
而那之後經過的人,也有偶爾瞧過來,卻也都彷彿視而不見,她心裡揪著的一團這才漸漸鬆開。
她不由伸手握著頸間的水珀,想著方才水下驟起的光亮,一顆心究竟是觸不到實處。若當真是水珀,為何偏要將自己引來這朝會間。而水下遇見的那人,為何不和自己拼命卻一門心思去救落水之人……與從前那個,似是有些不同……
耳邊忽聞鳴鞭聲呼嘯,眼瞧著文武百官依次過了金水橋,走至奉天門丹墀,文列左班,武列右班,在御道兩側相向而立。
奉天門上廊內正中已設御座金臺,丹陛左右鐘鼓司設樂,殿陛門楯間大漢將軍皆著明鐵甲冑,御道左右及文武官班後,也各有錦衣衛校尉相向握刀布列。一旁侍御史手執筆冊,凡有擁擠或儀態不整的皆被悉數記錄下來,聽候處理。因此雖烏泱泱站了這許多人,除了鐘鼓聲,再聽不到旁的聲響。
忽而樂起,應是皇帝御門。錦衣衛力士執五傘蓋、四團扇,自東西升立座後左右。內使二人,一執傘蓋立座上,一執武備雜二扇,立座後正中。
眼見皇帝安座後,鳴鞭聲再起,鴻臚寺唱入班,左右兩班,並公侯駙馬伯自成一班,齊進御道行一拜三叩頭禮。
鴻臚寺官員先出班,奏報入京謝恩、離京請辭的官員。寶座上那位大約今日是不想見,這些官員在午門外遙行五拜三叩之禮後皆退去。
緊接著邊關奏報,大者宣露布,小者具奏本。邊疆安寧,聽著一派清明祥和。
待鴻臚寺官唱奏事,本該是各衙門依次從班末行至御前跪奏,卻忽有一人疾步走到前頭,撲通一聲就跪下了。
一旁侍御史的臉色極是難看,在卷冊上奮筆疾書,正欲提步舉劾,似是被皇帝抬手阻了,只得憤憤退回班列之中。身後鴻臚寺序班本也欲上前彈劾,瞧這動靜也只能收回步子。
“稟陛下!”那人氣喘未定,“方才欽化橋,駙馬落水!施救不及,眼下已……”
“話說清楚,哪位駙馬?”華蓋之下聲音隱隱含怒。
“梅……梅殷……”
桐拂腦中轟得一響,梅殷?寧國公主……怎會是他?!
朝臣中一時譁然,皆私下議論紛紛。
“梅駙馬是如何落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