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文帝仁壽年間,文帝下詔,把舍利分到各州。
當時,出現了許多奇特之象,人們都認為是吉兆。
靈裕說:“白花、白樹、白塔同時出現,我看是凶兆。”
眾人不信。
不久,獻皇后和文帝相繼去世,全國人都穿白衣,證明了靈裕之言。
相州刺史薛胄所住屋子的地基忽然變成了玉,胄認為這是瑞兆,於是設齋慶賀。
靈裕說:
“這是琉璃,要慎重,不是福象。”
薛胄沒有聽靈裕的話。後來楊諒起兵叛亂,薛胄被流放到邊疆,才想起靈裕的警告?
但已經是追悔莫及。
仁壽末年,在寒陵山建浮屠塔。
在建到四層時,靈裕在一天早上催促眾人說:“恐怕事情有變,應該晝夜不停地施工。”
果然,將要建到頂層時,趕上晉陽事發,上面下令停建。
靈裕也在第二年死去。
靈裕知道他要離開人世時,就向弟子們進行教誨,讓他們行善戒惡。
在死前第七天的早晨,靈裕提筆做詩二首。
第一首是:
初篇哀速終
今日坐高堂,
明朝臥長棘。
一生聊己竟,
來報將何息。
第二首是:
其二悲永殯
命斷辭人路,
骸送鬼門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