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都頭的疑問,是極有道理的。
也正因為如此,在濟北,楊彪卻無奈的看著一份旨意,不禁苦笑。
要開戰了。
可若要開戰,這裡的勇士營肯定不能調動,所以……必須得讓新軍去打。
不只如此,這封旨意最大的意圖,就是籌錢。
國債!
錢莊放出國債,向商賈們借錢,需籌銀五千萬兩,這可是一筆天文數目,不過好在,利率還算不錯。
可問題在於,商賈們願意借錢嗎?
雖然開戰的訊息已傳來,濟北上下,一頓沸騰,到處都是炮竹燃放,好生熱鬧。
莫說是在這裡的大陳商賈,便是暫居於此的燕人、越人、楚人,亦是一個個興高采烈。
對他們而言,雖還有陳燕之分,可大家都是漢人,胡人當年屢屢南侵,燒殺劫掠,燕人受害最大,可萬萬想不到,這一次,竟是大陳願意不惜一切對胡人開戰,這不免使許多燕人,對於燕國不出意料的平靜,顯得很是不滿起來。
與此同時,許多燕人開始對大陳皇帝陛下讚不絕口起來。其他各國,雖無燕人這般慘痛的記憶,卻也忍不住為之歡欣鼓舞。
濟北的所有報刊,現在都在述說此事,無一例外,都是在叫好。
而楊彪卻無法分享這份喜悅,他得去籌錢。
於是乎,少不得要親自出面,動用自己這一張厚臉皮,出馬了。
不過,也未必完全沒有效果,楊彪還是極有底氣的,一方面,商賈們本就和陛下榮辱與共,誰都明白,在這處處歧視商賈的時代,只有陛下對他們平等對待,一旦陛下征戰出了任何意外,他們即便積攢了萬千的財富,怕也是有命賺,沒命來享。
除此之外,楊彪還握著一張王牌,此次開戰,所需軍需之多,堪稱是多如牛毛,大量的物資和軍需都要採購,可決定採購的權利,卻還握在了朝廷手裡,朝廷的巨量訂單,甚至未來的訂單,花落誰家,少不得,可以藉此施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