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帝國根基就是靠這一個個小地主,自耕農構成,換而言之,這也是最適合封建王朝的生存模型。
而現在霍光發現東南的問題,並不是紙面上怎麼多,整個東南已經變成一個火藥桶,一個引線被點燃的火藥桶。
而齊郡的徭役也是將霍光徹底擊敗了,齊郡在去年秋八月到今年秋八月整個財政統計年中,共計呼叫徵發八萬人服徭役三個月,而且都是內徭。
而且齊郡的口賦,更賦收入達到八萬萬錢!!!!
按照齊地齊民編戶來看,整個齊地在所有民眾都交完更賦,口賦。
按照漢律,每一個臣民每一年的徭役期是全年的一個月,超出部分是由官府根據平賈市價來補償。
而齊郡,在這個問題上犯了一個整個大漢長安決策層都無法原諒的錯誤,你齊郡已經收了民眾更賦的情況下,還徵發了八萬人服內徭役。
卻沒有給這八萬人,任何一個說法或者是經濟補償!!!
這八萬人怨力,長安是不敢忽視的,當年大澤鄉的八百根竹竿將不可一世的大秦帝國掀翻在地,才有了漢室現在近一百年的江山。
而大澤鄉的起因就是因為,先秦徭役過多,陳勝吳廣兩人害怕徭役失期被斬,才蠱惑人心,順勢揭竿而起。
齊郡在已經收當地民眾更賦和口賦後,還讓他們服徭役,這根本沒有安好心,就是明擺著讓百姓破產!!!
吃相如此難看,已經到人神共憤的情況了,這根本就是逼著東南百姓,齊地百姓造反!!!!
霍光知道,在北方,在關中,或多或少也有類似情況,只是大家的吃相不是如此難看罷了。
霍光這時才明白,揚湯止沸,不如釜底抽薪,東南之地想和平解決已經難於登天。
“ 亂世當用重典,治國以正,治兵以奇。
兵走偏峰而不敗,國循正道而不衰。
一曰智民,民智必開,國有偏謬而民可察可知焉,倘如此雖堯舜不能及也。
二曰強民,民力必強,國行不義而民可廢可止焉,倘如此三皇五帝豈不汗顏呼。
三曰閒民,民無憂,天性乃發,遂得以求天道、公理。
四曰尊民,有民乃有國,國乃民之子。吾嘗見未孝父母者,未嘗見不愛子女者也。倘如此正本清源,民之幸也!國之幸也。
五曰富民,人富志長,恆產恆心!!”
霍光喃喃自語說著,自己的曾經獻給孝武皇帝的治國正術五法,便黯然失笑起來。
在當時自己因為哥哥霍去病的原因,被恩封為奉車都尉,自己的第一封奏書就是這個治國正術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