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魏相立即誠惶誠恐的叩首道“陛下教誨,臣銘記於心,定時時警醒,為陛下釐清天下吏治!”
劉詢一聽,魏相還是十分識時務的,不愧是孝武皇帝帝陵中殺出來的精英!
這麼快就上道了,不錯!
對魏相,劉詢還是感覺不錯的。
因為,魏相公正嚴明,為了坐穩御史大夫這個位子,已經得罪了幾乎大半個長安勳貴。
而他那張幾乎開了嘲諷的大嘴,更是將無數的仇恨拉到了自己身上。
這樣的大臣,那個皇帝不喜歡?
只是……魏相這個人啦,脾氣很犟,不撞南山不回頭。
劉詢也有些把握不住,他會不會乖乖的聽話,當自己手裡的一把對付霍光的刀。
現在看來,魏相還是很識趣的嘛!
既然魏相這麼識相,劉詢自然要給予回報了。
“黃歇!”劉徹看著晁錯,滿意的吩咐著“給御史大夫賜座!”
“諾!”黃歇微微躬身,在今天之前,他就已經得到了天子的指使,對於朝議過程中可能發生的種種變故以及天子所做的指示該如何判斷都已經瞭如指掌。
只見黃歇對身旁的黃門侍郎耳語幾聲,對方立即領命去辦。
需要指出的是,這位黃門侍郎並非是宦官。
在秦和漢室的前中期,皇帝的內臣並非全是宦官。
尤其是劉氏天子向來深諳制衡之道,從來不把雞蛋放到一個籃子裡。
因此,在皇帝身邊,即有服侍的親近宦臣,也有來自士大夫與勳貴階級甚至民間土豪們透過貲官系統,給朝廷捐獻錢財後,將自己的子嗣送到皇帝身邊鍛鍊的侍中、郎官。
這樣的制衡措施,充分保證了皇帝即不會被宦官們的阿諛奉承所矇蔽,也不會陷入無人可用的窘迫境地。
《控衛在此》
而黃門侍郎在漢室的全稱是給事黃門侍郎,隸屬於少府尚書檯。
西漢末年的劉歆就曾感慨今若年少得黃門侍郎,要處也!
這證明,即使在平哀之際,黃門侍郎也是一個香餑餑,大抵就相當於後世的共青團書記一類的未來巨頭培養機制。
而在現在,黃門侍郎倒還沒有那麼顯貴,不過屬於尚書檯下面的一個六百石的官吏,但所掌職權卻不容小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