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照漢室制度,黃門侍郎掌侍從(天子)左右,給事中,交通中外,及諸侯王朝見於殿上,引王就坐。
基本上就是後世的禮部侍郎的職權,是以,黃門侍郎之職。在漢室向來就是士大夫階級的禁臠,連勳貴都不許插手。
倒是黃門侍郎下面的屬官如小黃門、黃門令等
,多有宦官充任。
這也符合常理。
當年,趙同與太宗孝文皇帝同車。隨行的袁盎都感覺這是恥辱,接受不了,憤而攔車告狀,導致權傾一時的大宦官趙同迅速垮臺。
士大夫階級又怎麼會容許在大朝儀這樣的嚴肅政治場合受所謂‘刀鋸餘人’擺佈?
就連孝武皇帝時的太史公都覺得,自己成了太監。真正是人世間最大的悲劇,連與人說話都不自覺的會自卑。
只見那黃門侍郎親自下場,帶著兩個宦官,抬著案几與蒲團,來到魏相面前,躬身道“御史大夫請隨下官移步!”
然後,在滿朝文武百官的注視下,這位黃門侍郎按照著早就得到的吩咐,將魏相的坐位安排到了丞相霍光身側右邊的一個地方。
看見魏相落座,劉詢站起來道“御史大夫,身為亞相,統帥御史,監劾百官,朕未繼大統之前,曾巡遊關中,見吏治崩壞,民生艱苦,竟有百姓食不果腹,衣不遮體,郡縣遭災而吏員不敢上報!”
劉詢沉痛的道“關中之行,所見所聞,朕依舊不敢或忘,時刻銘記於心!”
劉詢痛心疾首的說到,但是,這話也就只能說到這裡。
劉詢現在可還沒有明太祖和天朝太祖的本事和威望,能把天下官僚吊起來隨便抽,甚至朝政還在霍光的手上。
是以,劉詢立刻轉進,道“當然,朕也知道,關中之事,乃是孤例,天下官員,多數還是勤勉王事,忠心耿耿之臣……”
聽著劉詢的話,許多人頓時就感覺自己臉上火辣辣的疼。
但好在,大家的臉皮都很厚,這點小小的打擊,還傷不到他們。
只是,天子話都說到這個份上,大傢伙也得表示表示。
於是,群臣齊齊叩首,道“關中吏治崩壞,累及黎庶,此皆臣等之罪……”
魏相更是出列脫帽謝罪“臣身為御史大夫,身負稽查天下郡國之責,關中之事,乃臣之過,請陛下責罰……”
責罰個屁!
許多人在心中吼道。
特別是許多的列侯,心裡只感覺有十萬頭草泥馬呼嘯而過。
誰不知道,當今天子游玩關中之時,魏相只是茂陵尉,當時的御史大夫是前丞相楊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