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我是劉病已> 第一百零六章:軍制改革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零六章:軍制改革 (2 / 2)

各級軍官小聲的議論著,討論著,看軍制改革,對於各人是否有影響,早在制定之前,天子同霍光就派人徵求了各個主力軍校尉意見,並根據意見適當的進行修改。

所以,相關的人等都保持了沉默,默許了新的軍制推行。

這套大漢版軍區制,是劉詢冥思苦想後,終結後世古今中外所有帝國軍制的弊端後,才進行的改革,軍區制最早在後世七世紀出現,原本僅在小亞細亞推行,儘管希拉剋略通常被認為是這一制度的首創者,但這一制度更可能首創於康斯坦斯二世、君士坦丁四世最早在安納托利亞安排的防衛阿拉伯人入侵的軍區。原本僅有四個軍區,但為了限制軍區將軍的勢力,原有的軍區經常被拆分。

例如奧普希金軍區就因為屢次參與叛亂而被拆分為三個軍區,此外

,隨著馬其頓王朝前期與中期的領土擴張,為了更有效的控制新得到的土地。

而劉詢的改革的軍制,更趨向於大明的五軍都督府,而五軍都督府在明朝前中期的權力仍然很大,衛所將領的選拔和更替、衛所士卒的操練、管理軍戶屯田和軍事情報的獲取都由五軍都督府掌管。

此外,事關帝國安危的重大軍事行動都需要皇帝和五軍都督府的都督們商議後才能決定,這和大漢的執政想法無比貼合,而漢室與後世的大明相反,漢室的將領擁有絕對的權利,這也是為什麼在後世史書中宣揚一般,唯有漢唐獨為強亡,這也造成了地方割據勢力崛起的土壤,所以,劉詢將天下分為五個將軍府,將天下兵馬劃分到五個軍區,並且下令各地將軍府不可以干擾民政,這樣後世藩鎮這個怪胎就不會營運而生了。

況且,在太宗孝文皇帝時,天子就大量派遣護軍使,甚至在劉詢祖父劉據起兵叛亂之時,就求助於司馬遷大名鼎鼎的報任安書的男主角,北軍護軍使任安,正因為任安的拒絕,才導致劉據失敗自殺。

所以,歷代護軍使皆是天子心腹。

就因為以上優點,劉詢才會選擇這一個制度,但是劉詢意外的是,自己只是向霍光模糊的提出這個概念,霍光就幾乎準確無誤的擬定了出來,但這一個疑問,劉詢並未提出,只當是君臣之間的默契。

而這個時候,九卿及兩千石以上朝臣們,已經基本瞭解,改革軍制所有的條款。

等了一小會兒,劉詢見底下的群臣並無異議,之後看了一眼身旁的韓增,示意韓增開始三讀。

在漢室,經過廷議三讀後,朝堂官吏如果沒有反對,就會下發天下,就如同當年孝武皇帝當年,發動告緡之時,正因為三讀時無人反對,即使在民間多麼天怒人怨,大漢的各級政府,都會堅定的推行下去。

韓增出身,高聲宣揚道:“群臣,可有異議!!!”

接連高聲三遍以後,朝堂上無人反對,大漢的軍制改革,正式的透過朝議。

劉詢鬆了一口氣,起身道:“朕聽聞先賢雲:國之大事,唯祀與戎,今日 大漢開前所未有之壯舉,軍政分離,乃國之幸事,但賢者不必拘泥,可隨才能而調任!!!”

群臣拜道:“臣等唯陛下作威作福!!!”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