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車還在回宮的路上,劉詢就讓同車的韓增,將之前整理出來的授田計劃,並傳召霍光,魏相,到玉攆中議事。
不一會兒,黃歇便領著霍光和魏相到來,那種芒刺在背的壓抑感,又一次的向劉詢席捲而來,劉詢不自然的挺了挺身體,之後故作鎮定道:“韓尚書,將尚書檯擬好的計劃,給丞相和御史大夫看看!!”
這讓劉詢多多少少有些明白,為何周亞夫之後,漢室的天子就開始將丞相當成橡皮擦去使用了。
一個強勢的丞相,對於君王的威權,確實是一個嚴峻的挑戰。
深深吸了一口氣,劉詢決定先不談鹽鐵問題。
“今天請丞相與御史大夫入車,有幾件事情,朕想在朝會前,與兩位愛卿取得一致意見,若兩位愛卿不同意,朕就不會在朝會提出!”劉詢緩緩的道。
這也是漢室政治的潛規則。
基本上,上了朝議的事情,皇帝肯定都事先與丞相、御史大夫其中之一有過交流,得到了兩者中至少一人的支援。
不然,上了朝議,連個策動的臣子都沒有,還要皇帝自己來提議,萬一要是沒透過,皇帝的臉往哪裡擱?
“請陛下明示!”霍光微微恭身。
劉詢點點頭,道“這第一件事情,朕打算移民遼東、遼西、朝鮮,予以移民授田,鼓勵開墾,興修道路和水利,如高帝故事!”
霍光聞言,微微皺眉,起身拜道“敢問陛下,聖意可是意欲於遼東、遼西、朝鮮推行高帝授田令?”
漢初,天下凋敝,劉邦於是頒佈授田令,根據秦制,以百姓爵位等級,進行授田。
當時,最低標準的授田基礎是每戶一百畝。
於是逃亡民眾紛紛從深山老林走出來,漢室的社會經濟迅速恢復。
而這授田令是漢室政權之所以能坐穩天下的根基!
在漢室最初的三十幾年裡,漢室大規模的對地方百姓進行授田,鼓勵生產。甚至發放種子農具。
天下百姓都感恩劉氏,得到了佔據人口最大成分的農民的堅定支援後,什麼韓信彭越英布盧綰統統都成了草雞走狗。
諸呂亂政,諸侯大臣滅亡呂氏時。周勃行令全軍為呂氏右袒,劉氏左袒。
幾乎所有計程車卒都殺死了親呂的軍官,左袒振臂為劉氏而戰。
只是,最近幾十年,隨著天下人口迅速增長,中原與關中的土地再不富裕,漢室已經
十幾年沒有授田過了。
與之相反的是,地方上的無地農民和失地農民開始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