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我是劉病已> 第一百一十一章:車中議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一十一章:車中議事 (3 / 3)

因為,假如沒有集體的力量來保護和相互幫助,移民們很難度過東北地區嚴峻的寒冬。

而且,遼東、遼西、朝鮮都是中國新得土地,遼東、遼西納入中國統治不過兩三百年,而朝鮮更是剛剛入手。

移民們過去,幾乎所有的一切都要重新開始。

沒有集體的力量,僅靠個人,無疑會非常艱難。

當然,為了避免出現類似明朝的衛所制度發展到後期的悲劇,劉詢規定,每一個屯墾軍,都有十年的限制,十年之後,解散屯墾軍,化軍為民,同時,地方官員擁有對屯墾軍的管轄和治理權力。

而且,屯墾軍的所有軍官不允許在軍中佔有任何土地。

作為補償,當屯墾軍解散後,所有屯墾軍官可以選擇回鄉擔任亭長、廧夫或者縣衙的官差乃至於縣尉等官,或者可以全家移民關中。

只是響應的,這個移民計劃的投資也是很大的。

不同於過去的授田,官府把土地和田宅交割給農民,就可以等到收賦稅了。

屯墾軍在最開始的一兩年,幾乎就完全是漢室自己出錢在搞。

移民們路上的開銷,遞到目標後開墾土地、營造堡壘和村莊的經費,幾乎都要朝廷支出。

以計劃中目標第一期十萬移民每人五千錢的經費計算,那就是五萬萬錢,相當於漢室一年財政收入的一成。

而且,當第一期移民在度過第一年的適應期,整個政策被證明確實可行後,緊隨而來的,將會是多大十五期,跨度十幾年,總數多達百餘萬的龐大移民計劃。

倘若所有移民都要朝廷來負擔支出。

這國庫根本撐不住!

但是……

當劉詢說出,所有屯墾軍都歸丞相府指導,而且,計劃書中明確提出,所有軍官都由退役士卒擔任後,且屯墾軍十年到期後解散時,軍官們可以按照各自職位大小和功績回鄉擔任基層官員或者遷居長安這樣的優惠。

霍光就知道,這個計劃,他不支援,也得支援,支援了還要支援!

答案很簡單。

霍光只要敢否決這個計劃,明天,聽到風聲的關中無地農民和退役士卒就敢去尚冠裡的博望侯府堵他霍光家的大門。

尤其是關中農民,那可是連天子都敢罵的主!

霍光苦笑一聲,他知道,自己這是跳進了天子挖的坑裡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