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詢這一代還好,憑著本心和性格,劉詢不認為有人能架空自己。
但等到下一代,劉詢的繼承人性格稍微軟弱些,肯定就要被這些臣子騎到頭上去了。
不過話又說回來,搞科舉的明朝中後期,大臣們不就騎在皇帝老子的頭上耀武揚威了嗎?
這麼一想,劉詢就覺得,自己設計和盜版的考舉制度,就沒什麼弊端了,就算有,日後也可慢慢改進和完善。
這樣想著,劉詢的心情就變得非常不錯了,人一開心,難免就放浪形骸,幾杯酒下肚之後,劉詢感覺有些醉了,於是起身道“諸公慢飲,我不勝酒力,先回去歇息!”
“丞相、尚書令!”劉詢吩咐著“二位卿家為我陪諸公!”
“諾!”
黃歇連忙上來扶助有些微醉的劉詢,朝著寢殿而去。
走過後花園的時候,劉詢想著自己苦心積慮了這麼久,前後兩世為人
,終於開始要改變這個國家、民族和人民的未來,將自己的命運掌握在了自己的手中。他的胸膛中忍不住的蓬髮出了一股豪情壯志。
但是這種情緒,他沒辦法跟任何人分享,更沒有論壇來讓他吐槽和炫耀,他甚至不能將自己心中的真實想法透露給旁人知道。
這就讓他有些難受了!
特別是此刻在酒精的作用下,這種難受的情緒無疑放大了許多。
他現在急需一個能宣洩自己內心激情與興奮的地方。
他現在算是明白了為何劉邦啊曹操啊天朝太祖啊這些出名的政治人物,一喝酒就詩興大發,原來都是悶騷。
再沒有什麼比文字更能抒發一個人內心的真實感受。
劉詢對詩賦什麼的天生就沒什麼興趣,也沒有天賦,寫不出來。
但這一點不妨礙他抄襲。
於是他掙脫黃歇的攙扶,向前走了幾步,吟道“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天子躬身,天下歸心!”
這是後世曹阿瞞短歌行的結尾,只是稍作改動,假如只看這最後四句,那麼一個懷有大志,想要大作為的明君形象就躍然紙上了。
身為天子,劉詢總得放點什麼風給外人知道,讓天下人看到他的雄心壯志,也讓天下人知道,自己志向高遠。
這四句,別人說出去,就是有點犯忌諱了。
漢代雖然沒有文字、獄,但皇帝殺人,何須罪名?
但是天子說出來的話,所有人也只能說:“真人主之選……”
這就是什麼樣的地位,說什麼樣的話。
深夜拿著筆,霍光在紙上寫下蕭望之的名字,然後就是楊慎、張玉、周祿堪、這些早已經內定的人選。
接著就基本都是貴族之後了。
蠱青?
霍光想了想,終於在紙上寫下這個名字。
此人比較特殊,他大概算徹侯之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