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請起……”劉詢起身微微一笑,問道“蕭先生在長安可還習慣?”
“有勞陛下關懷,臣尚還習慣……”蕭望之再拜道。
“我聽說,先生祖上是蕭何……”劉詢問道“恭敬忠信這四字,先生家族可還秉持著?”
這個典故出自當年,顏回將要遊學,臨行前請教孔子,該用什麼作為準則來要求自己,孔子就賜了‘恭敬忠信’四字給顏回,蕭何在書中看到這個典故,也拿此做為家中家訓。這個典故,劉詢自然知道。
“回陛下,先師所教,臣家族上上下下,祖祖輩輩,不敢一日或忘!”蕭望之卻是感激的拜道,這可是他從小接受的教育中最讓他驕傲之事,亦是他的榮譽。
“如此甚好!,蕭家乃我劉氏宗臣,榮辱與共!”劉詢微微笑著,走下坐位,拿著一個官職的令符對蕭望之拜道“我漢家向來推崇恭敬忠信之人,我願拜先生為侍御史,還望先生盡力輔佐,提點,查遺補漏!”
說完,劉詢就對蕭望之深深一拜。
這讓蕭望之大為感動,連忙也跪下來對拜道“陛下快快請起,臣可當不得陛下如此厚望!”
漢家傳統,兩千石以上,君王必拜之。
將軍丞相,更是要鄭重其事,登臺而拜。
這是因為漢家天子深知兩千石以上大臣的重要性,不說九卿,就是一方郡守,那也是掌握著一郡數十萬甚至上百萬人生計的重責,更不提肩上要擔負軍國未來,社稷安危的將軍丞相了。
只是,劉詢如此鄭重其事的要拜他蕭望之這麼一個小人物去做一個小小的侍御史,這就讓蕭望之生出一種被重視和被關注的感情。
文人需要的就是這樣的精神糧食。
於是蕭望之叩首道“即蒙陛下看重,臣當盡心竭力,不負陛下之望!”
劉詢聽了,站起身來,將那個代表著侍御史身份的官職鄭重的交到蕭望之手中,沉聲道“侍御史,威儀也,察我得失,見我遺漏,四時謹慎,君今受印,當謹記謹記!”
“諾!”蕭望之深深一拜,已是感激的淚流滿面,只覺得自己終於遇到明主了,心中一時竟然不知道是個什麼感覺“臣當謹記陛下教誨,必不敢有負所託!”
然後,他就像對待一個價值連城的寶貝一樣,輕輕的將那個侍御史的令符收進懷中。
“卿下去吧……”劉詢用著一種鼓勵的眼神看著蕭望之,道“尚書令韓增
有古代君子的風範,卿先在韓卿身邊學習,翌日,我還有重任交託於卿!”
“諾!”蕭望之深深一拜,然後弓著身子退出大殿。
劉詢等蕭望之一走,卻是擦了擦額角的汗。
跟君子說話就這麼累!
好在下一個人就好對付了!
“傳召張燁吧!”劉詢對站在門口的黃歇吩咐。
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張燁應該就很好收買了
“小臣張燁拜見陛下……”張燁小心的走到殿中拜道。
“抬起頭來……”劉詢輕聲說道。
張燁小心的抬頭,劉詢一看,此人確實有虎狼之像,讓劉詢想起了很久以前他還是個學生的時候見過的一些溜達在他學校外的混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