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相由心生,此話雖然離譜,但在張燁身上確實合格的。
在劉詢的前世,張燁可謂是威震天下,接過郅都,寧成等前輩的旗幟,將長安城的公侯教訓的服服帖帖,沒一個敢造次的。
這說明了他的能力。
但是,跟郅都不同,郅都廉潔奉公,而張燁貪得無厭。
他的貪婪幾乎沒有止境。
而且膽子大的讓人吃驚。
劉詢甚至聽說過,他居然敢勒索列侯!
從本心來說,劉詢一點都不喜歡張燁,甚至,可以說討厭張燁這樣的人。
可是張燁這種人,心中沒有畏懼之心。
只要有足夠的利益,他什麼事情都幹得出來,但是,也沒有人質疑他對漢宣帝的忠心。
任何一個統治者都不太會喜歡這樣的大臣,甚至發現一個就會殺掉一個!
然而,自古成大事者,誰手底下沒幾個地痞無賴,流氓惡棍呢?
惡人須有惡人磨,有些事情,像蕭望之這種君子,韓增這樣寬厚的老實人,真的沒有辦法處理。
就連後世滿嘴慈悲的和尚們都知道要培養怒目金剛,身為君王,手底下沒幾條瘋狗,走出去都沒臉見人啊!
“卿是河東人?”劉詢翻著周祿堪的履歷問著。
“回陛下是的!”張燁小心翼翼的答道,儘管在來之前,他已經在霍山那裡問過了一些劉詢的喜好,但,親身接觸過,他不敢不小心。
“河東好地方啊……”劉詢笑著道“自古人傑地靈,人才輩出!”
“卿所學的是法家哪一位的典籍?”劉詢忽然問道。此時法家分為三個山頭,慎到重勢,申不害重術,韓非重法,各有所長。
“回陛下,臣所學,乃是申公之學,夾雜縱商君之政……”張燁答道。
“哦……”劉詢點點頭,這就對頭了,申不害的學問,有一個致命弱點,那就是過分強調術的重要性,簡單點說,就是為達目的不擇手段。
“若有朝一日,某郡宗族橫行,兩千石不能制,若用卿,卿何以為政?”劉詢丟擲一個大餡餅誘惑著,表面上是問周祿堪的處理辦法,但實際上卻在暗示周祿堪,將來可以讓他當一地郡守。
張燁家族世代為官,其祖父更是大名鼎鼎的張釋之,察言觀色的本領和揣摩話語的能力,自然是有的。
聽了劉詢的話,周祿堪心中大喜。
他想了想,拜道“若是臣為政,先是分而化之,如無悔改之心,唯盡殺之而已!”
這就是他的聰明之處了。
劉詢先問了他的學派,又問了師從,倘若他還回答仁德什麼的,那就是騙鬼了。
更何況,這確實是當世法家大臣治政地方簡單粗暴便捷有效的方式。
地主豪強勢力太強,把持地方話語,政令不通怎麼辦?殺!
宗族強勢,橫行霸道,怎麼辦?殺!
貴族囂張跋扈,觸犯國法怎麼辦?還是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