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西域不是漠北。
漠北全是沙漠、戈壁、高原、凍土,漢軍佔了也是白佔,遲早得還給匈奴人。
但西域就不一樣了。
樓蘭、車師、蒲類諸國,都是半農耕半遊牧地區。
樓蘭王國更是漸漸轉型成為了農耕城邦王國。
而像龜茲、尉黎、焉奢,更是西域傳統的農耕地區。
若匈奴人拱手讓出這些地盤,漢家便會在這些地方落地生根,然後建立起城市、要塞、驛道,並根據山川河流的走向,修建起邊牆。
如此,匈奴的放棄,便等於將一塊肥肉送進漢家嘴裡。
不亞於將整個天山北麓,拱手相讓!
若在過去,張安世若能看到這樣的機會,早已經笑得牙都要掉了。
但現在,卻讓他怎麼都高興不起來!
將軍的戰功中,開疆拓土,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斬首數!
這是最直觀、最客觀的評判標準!
像是上一代的雙子星,衛青霍去病,為何世人對霍去病評價更高?
還不是霍去病斬首數碾壓了衛青?
現在也是一般。
雖然,在涼州處理烏桓人,讓朝野知道了自己的軍功,但是烏桓人畢竟是戰五渣,要讓天下信服,還是要在匈奴人身上找軍功。
要穩定地位,就只有對標相當的斬首數。
最起碼,得斬首捕虜在兩萬以上的戰功,才可能與之抗衡!
所以,張安世不能不急,他甚至恨不得,立刻趕到輪臺,然後堵住匈奴主力的逃竄之路。
可惜,他不能!
因為,在他身邊的,就是西域都護鄭吉。
鄭吉,每天就盯著他的大軍的行軍速度和距離。
這讓張安世真的是無計可施,又煩躁非常,偏偏還沒有辦法應對!
在漢室,沒有人敢不從天子之詔,更無人敢違抗天子使者的威嚴。
於是,大軍只能一點點向前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