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我是劉病已> 第六十九章:變法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十九章:變法 (3 / 3)

現在正是漢家為數不多的安穩年頭,最大的外敵匈奴正在回血,而且沒有了匈奴這個戰略敵人,漢室就無法繼續西進,無法佔據更多的土地,如果說劉詢想建立前世的昭宣盛世,那根本就不需要劉詢自己瞎折騰,只要讓霍光治理國家就能達到,自己只要等待幾年之後霍光去世就好。

穿越一回,如果不能徹底的改變世界,那劉詢自己還不如找塊豆腐撞死。

但是變法不是一個簡單的事兒,需要大量有目標的政策改革,中華五千年以來,唯一變法成功就是商君,而商君是徹底團結了秦國上下的所有政治團體,而且五年之內就看見成效。

變法的根本,是讓你的臣民知道變法的好處,後世王安石的變法的失敗,就是書生想法過於濃重,也太過想當然了,所以得罪了所有人,宋朝新法徹底失敗,幾十年後北宋滅亡。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這句話用在哪裡也不過時,團結大多數人,讓大家知道一個目標共同前進,王莽代漢前期就是給了所有人希望,在河東水患時,河東當地士大夫為了王莽描述的目標,自行完成了河東的賑災,但是當天下人知道王莽達不到這個期許結果的時候,同樣也要承受希望破滅後的反噬。

想到這裡劉詢開口說道:“諸位愛卿,今日之會朕認為可以先開到這裡,丞相和御史大夫,執金吾留下於朕商議立後與東南民變之事,身下九卿回衙,要儘快做出方案,在即將來臨的朔望朝中供群臣,列侯商議!”

“喏!”群臣拜道

大殿中群臣陸陸續續的離去,只剩下劉詢,霍光,韓增,魏相,趙充國,霍山等人。

劉詢見大家已經發下手中的書簡,這才繼續說道:“朕之髮妻夫人許平君許氏,賢良淑德,肅雍德茂,溫懿恭淑,有徽柔之質,柔明毓德,有安正之美,靜正垂儀。

皇后之尊,與朕同體,承宗廟,母天下,豈易哉!

唯許氏德冠口,乃可當之,不日朕親授金冊鳳印,冊後,為六宮之主!”

天子突然的立後昭命讓霍光等人措不及防,但是此詔命在之前,霍光已經跟群臣明確表達了天子的意願,也達成初步的共識。

東南民變在即,朝堂上是不能再有因為立後帶來的紛爭,所有的注意力都要集中在邊關移民,關中官吏改制,東南民變身上。

想到這裡霍光第一個起身拜道:“許夫人,肅雍德茂,溫懿恭淑,有徽柔之質,柔明毓德,有安正之美,靜正垂儀,可為六宮之主,萬民之母!”

剩下的人看見丞相已經表態,立馬跟進拜道:“許夫人,肅雍德茂,溫懿恭淑,有徽柔之質,柔明毓德,有安正之美,靜正垂儀,可立為後!”

劉詢坐在上位看著霍光等人的表態,滿意的點了點頭接著說道:“丞相對東南流民有何看法?”

注:“流民”是我國封建統治時期的一個歷史現象。按照《明史.食貨志》解釋,流民即:“年飢或避兵他徙者曰流民”。也就是由於天災人禍,百姓為了生存,被迫背井離鄉,逃往深山大澤,覓一棲生之地。因此,封建統治者把這一現象稱之為流民”。從元代起,由於大量流民流落到鄂川陝豫交界的荊襄山區,於是這裡便成了當時中國最大的流民集結地。

兩漢時期,流民問題具有規模大、地域集中、持續時間長、呈放射狀遷移和成分漸趨複雜等特點。除自然原因外,苛吏暴*政、豪強兼併和戰亂等導致了流民問題的出現。兩漢政府採取限制、鎮壓和遣返,控制與安撫,入籍新地和修城池設郡縣等措施安置流民;而返回故鄉、死亡、入邊地與城市、淪為奴婢、被收為兵、入居山林或參加農民起義,則是流民的基本去向。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