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土地兼併導致的貧富不均。
二,氣候變化導致的農業減產。
三,蠻族入侵導致的統治崩潰。
四,特權階層腐化導致的行政低效。
這四個現象交相輝映,宛若王朝揮之不去的夢魘。
不管有多少改革家嘔心瀝血,卻都逃不過這相同原因導致的死亡。
每一個新王朝在取得政權後,都會開啟新一輪的輪迴。
土地兼併——農民起義——戰爭消滅大量人口、荒地較多——鼓勵農耕,休養生息——經濟繁榮——土地兼併。
迴圈往復,不斷輪迴。
每一個朝代的建立者雖然在初期尚能打擊土地兼併,維持農民的權益,但是久而久之,隨著政權能力的下降和新一代官紳階層的形成,往往會人死政歇,以前的輪迴又會再次上演。
為了抑制土地兼併,有許多人物拿出了自己的改革政策。
漢武帝時期的假民公田政策。
王莽的改制,廢除土地私有制,實行土地國有制,私人不得買賣。
王安石的青苗法。
張居正的一條鞭法。
雍正的攤丁入畝和官紳一體當差。
於此種種,
一代又一代的改革者,力圖根治土地兼併這一帝國的痼疾,由此讓民眾不再受飢餓凍餒之苦,讓國家擺脫治亂迴圈的週期律。
但是,
他們全都失敗了。
這一次。
蘇澈再嘗試打破這該死的王朝週期律,他要用自己的方法,徹底根除土地兼併。
一般來說,土地兼併的本質是農民的抗風險能力太低了。
所以,免除田稅是蘇澈的第一步。
第二步就是免除人頭稅,徹底減輕農民身上的負擔。
而墨家的科技興國主張,自然也包括雜交出新的優良品種,以及開發出各種好用的農用器具。
蘇澈要真正的做到藏富於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