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當於尚書的副手了。
故此,從上到下,不算那些時有時無的大司馬、大將軍、太尉、太傅、太師等實權官職,因為這些比六部尚書更高的官職,都是皇帝為了防止功臣立功太多,封無可封的對策,就像大漢的衛青、霍去病,就是享有這種殊榮的人,歷朝歷代都不多見,所以不計入其中,再排除內閣,主要是內閣這玩意存在感不是很強,一但強起來,六部就是個擺設,剩下的官,就是從六部開始逐一往下排了。
六部尚書,六位。
六部侍郎,十二位。
四五品郎中若干,五品員外郎若干。
再往下,就是六品的主事了。
而像賈赦這種侍郎,在六部侍郎中也分高低,低的就像賈赦,崇平帝只給了一個從三品的品級,配上兵部侍郎的職位,算是鼓勵你好好幹,爭取早早把你的品級提到侍郎的平均線上,也就是正三品,而非眼下的從三品。
而像林如海這種御史大夫,之前也叫蘭臺大夫,因巡鹽有功,回來轉正,是正經八本的從一品,入閣,只是,在閣中的話語權不重。
兩者是沒有可比性的。
值得一提,御史大夫是糾察百官的。
先秦時期,與丞相、太尉合成三公。
不過,這是個得罪人的活。
崇平帝也是沒招了,才把林如海繼續安排在了這個職位上,不然,直接把林如海提到內閣兼吏部尚書的位置上,朝野上下將炸翻天。
迄今,唯一一個兼職六部尚書的閣老是兵部尚書李攢,即便如此,人家李攢也是靠熬年齡才登上去的,比林如海能大上個十歲左右。
儘管如此。
兼職的也只是個兵部尚書。
若無戰事,兵部就是六部中地位最低的一部。
可是,不管有沒有戰事,吏部都是六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門,因為這個部門掌管著所有官員的考核權,皇帝不下旨,吏部說誰能升官,誰就能升官,說誰不能升官,誰就不能升官,它的權力就這麼大,大的令人恐懼。
故此,想讓林如海做吏部尚書可以。
但想讓閣老林如海做吏部尚書不行。
而林如海又是賈家的女婿,也算是四王八公的自己人,又是在崇平帝手下混的最好的人,賈赦作為林如海的姐夫,自是要幫著妹夫。
所以,在酒宴開始時。
賈赦作為宴會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