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齋的修行不止是泡茶這麼簡單,而是一種透過茶道的方式代入特殊的心境的觀想。
“人在世間仙在天,不問鬼神問有緣。……相逢處,非魔即妖,靜坐書《聊齋》……這就是入世聊齋法嗎?”
蒲葉心中默想嬰寧傳授的口訣,若有所思。
聊齋的茶不是普通的茶,而是一種叫做問心茶的靈茶。
這種茶有直問人心的能力,洗滌心靈,明悟本性,是修行中少有的靈物。
據說在五百多年前,自己的祖先蒲留仙曾經在自家開了一家茶館,以這問心茶宴請賓客,慕名而來的有人、有仙,也有妖……
靈茶難得,價格不菲。
不是每一個客人都能付得起茶錢,但來喝茶的人可以用一個發自真心的故事代替茶錢。
藉助這個方法,祖先蒐集了大量離奇的妖魔故事,在自己的書房聊齋中記錄成書,祖先也被世人稱為聊齋先生。
這就是《聊齋志異》的來源,也是聊齋先生的修行方式。
問心茶,泡茶的過程中,講究心思澄淨,觀想內心,以念入茶,從而喚起人心靈的共鳴。
蒲葉在心中默唸一遍口訣,輕吐一口氣,這才拿起嬰寧早已準備好的茶具,動手起來。
茶是好茶,是真正的山茶,氣味稍顯粗獷,但卻有種山野的自然風味。
燙壺,用開水去除壺內的異味,有助揮發茶香。
溫杯,用燙壺的熱水倒入茶盅內再行溫杯。
置茶,將茶葉裝入茶荷內用茶匙將茶荷內的茶葉撥入壺中。
高衝,高提水壺,沖泡茶葉使其在茶壺內翻滾、散開,以更充分泡出茶味。
刮沫,颳去茶葉表層的一層泡沫,然後蓋上壺蓋,靜置稍許。
低斟,把泡好的茶斟入杯中,壺嘴與茶盅之間的距離以低為佳,以免茶湯內香氣無效散發。
……
用了心,泡茶的手藝進步得也是飛快,一套動作下來有條不紊。
泡茶該怎麼做,嬰寧都說給他聽了。
蒲葉動作不急不緩,慢慢調整,每一步越來越到位,漸漸有了一種行雲流水的味道。
他的心情也隨之徹底平靜起來,不起雜念。
蒲葉暗念口訣,開始觀想起來。
他幻想著自己站在聊齋窗前,極目遠眺,目光所及,盡是人間大地。
一縷縷氣息升騰而起,如煙如霧,嫋嫋而上,沉沉沉浮,像是一個個起伏的念頭,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思念的悠遠,愛念的青澀,執念的沉重……百種情緒,萬般滋味……